逝者骨灰伴着鲜花融入大地。 本报记者 吴长赋 摄
本报讯(记者刘雅玲)5月21日下午,由市民政局主办、市殡葬服务中心承办的珠海市第三届骨灰花坛葬活动在合罗山墓园举行。本次活动共有24户群众参加,花坛葬骨灰50份。
当天下午2时,来自广东、广西、江西、河南、新疆、澳门等地的上百名群众来到合罗山墓园,与逝去的亲人做最后一次道别。在活动中,工作人员统一将逝者骨灰放入可降解的骨灰袋内,再将其送至花坛葬区域,根据指令放入吉穴,填土掩埋并在上面种植花草,让逝去的生命回归自然。接着,逝者家属献花、默哀、鞠躬,挥泪告别,安葬仪式庄严肃穆。
当天,主办方还为参加骨灰花坛葬的亲属代表颁发《珠海市生态安葬证》,并为珠海户籍逝者家属发放生态安葬补贴。根据《珠海市生态安葬补贴办法》,逝者生前为珠海市户籍的,骨灰以树葬、花坛葬形式生态安葬后,政府给予家属1000元的生态安葬补贴;骨灰以海葬形式生态安葬后,政府给予家属2000元的生态安葬补贴。
据悉,自1997年开始,珠海市已举办了30次骨灰生态安葬活动,共安葬骨灰1000余份。生态安葬过程中的鲜花、礼仪服务等支出均由政府承担,逝者家属不需要支付任何生态安葬费用。同时,在合罗山墓园修建海葬纪念广场、花坛葬纪念墙,在仙峰山墓园修建骨灰树葬纪念墙,以供家属追思。
市殡葬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绿色生态安葬节约了大量的殡葬用地,同时也最大限度地减轻了群众的经济负担。近几年,珠海市生态安葬骨灰的数量逐年增加,科学、文明、环保的殡葬方式及现代殡葬理念被越来越多的群众所接受。
未来,珠海市将继续以节地生态为导向,鼓励和引导人们采用树葬、海葬、花葬、格位存放等不占或少占土地、少耗资源的方式安葬骨灰,坚定不移推进移风易俗,多方面着手深入推进殡葬改革,推动殡葬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新闻推荐
珠海市中小学生百人书法现场大赛在香山学校举办 翰墨沁校园 书香伴成长
学生们正在书法比赛中。本报记者朱习摄本报讯(记者王晓君通讯员王雅玲)壮志凌云抒华章,翰墨飘香逸满园。5月15日上午,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