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正在收运医疗废物。 本报记者 曾遥 摄
本报讯记者郑振华报道:记者8日从珠海水控集团获悉,由水控集团海宜医废处置板块全面升级而来、集收集、运输、处置于一体的珠海市首个医疗废物收运处置综合体已启动建设;专业医废收运队伍自今年5月1日正式开展医疗废物收运工作,截至6月1日,已累计收运医疗废物129.59吨,为珠海市常态化疫情防控提供了坚强后盾。
去年超3000吨医废“应处尽处”
医疗废物处置工作可以说是预防流行疾病工作中“看不见的战场”。医疗废物属于危险废物,属于固废垃圾中的“关键少数”,一旦处理不当就会造成外泄污染、影响居民健康、破坏生态环境、污染大气水源等。
据了解,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珠海水控集团下属海宜公司所运营的珠海市医疗废物处理厂就承担了处理珠海市涉疫医疗废物的重任。为了保障医疗废物得到及时、高效、安全的收运和处置,海宜公司及时“升级装备”,购置移动式医疗废物处置方舱设备并投入生产,平均处置能力达到2.8吨/日,有效提高了医废处置效率,缓解了医疗废物处置压力。
据统计,2020年,海宜公司全年共处理医疗废物2359.56吨、应急外运处置医疗废物680.55吨,基本做到医疗废物“应处尽处”。
专业医废收运队伍上线运营
为满足常态化疫情防控的需要,2020年12月,珠海市生态环境局印发《关于建立医疗废物收运队伍的函》,要求珠海水控集团下属海宜公司尽快组建医废收运队伍,以收集、运输、处理一体化模式对全市医疗废物进行处置。
随后,一支专业的、覆盖全市的医废收运队伍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建起来,仅用了5个月的时间正式上线运营。这支队伍由水控集团下属海宜公司的子公司珠海市海宜医疗废物处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医废公司”)具体筹办,从紧急采购医疗废物收运车辆,到招纳人才组建团队;从设立新办公点到建立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体系;从政企沟通、申办许可证,到整理数据信息……大事小事面面俱到,最终资质、人力、物力、信息数据等各方面生产要素快速到位。
2021年5月1日清晨,城市尚未醒来,医废公司的3条收运线路(斗门线、拱北线和香洲线)开始动了起来。资质足够、培训规范的收运人员妥善将当天收运的4.93吨医疗废物运至海宜医疗废物焚烧厂进行了无害化焚烧处理。一支专业、高效的收运队伍正在逐渐成长,一个全新的医疗废物收运体系正在逐渐完善。
平台交接让医废收运更规范可控
掌握产废单位的最新信息是全面开展收运工作的必要条件。为此,海宜公司党支部组织党员迅速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医疗废物收运宣传志愿服务活动,整理市卫生健康局、珠海市珠城市容环卫综合服务有限公司和医废公司提供的数据,在72小时内联系了近千家产废单位,介绍医废公司的收运资质、政府许可、服务规模等,快速与各产废单位签订收运合同,一张全市医疗废弃物收运的网络得以全面铺开。
根据要求,医废公司与产废单位使用广东省固体废物环境监管信息平台进行医疗废物交接,执行医疗废物电子转移联单制度,从而对收运实施信息化监控管理,从此医废垃圾收运更规范、更可控了。
医废处置中心项目预计年底建成
医废公司收运队伍的成立犹如“急先锋”,为顺利建立起珠海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项目及收运处一体化系统打好了“先手棋”。
据了解,珠海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项目是珠海市政府“2021年十件民生实事任务”之一,旨在实现全市医疗废物的无害化处理,对珠海市常态化疫情防控、保障市民健康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该项目由珠海水控集团投资兴建,将采用“热解+焚烧”工艺技术,以收集、运输、处置一体化的模式处置珠海市全市范围内产生的医疗废物。近期建设规模为16吨/日,远期规划总处置规模为30吨/日。
据珠海水控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中,预计今年年底可建成试运营,这将使珠海市的医疗废物处理能力得到质的飞跃。
新闻推荐
珠海市今年休(禁)渔渔民生产生活补助方案公布 休渔渔业每人补2600元 禁渔渔业每人补3000元
本报讯记者廖明山蒋毅槿报道:6月8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为解决休(禁)渔期间渔民群众无收入来源问题,弥补渔民群众因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