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康振华)为了增强广大市民的自我防病意识,了解肺部疾病的日常保健、防治、防控知识,近日,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党委组织呼吸内科与中大五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联合开展义诊活动。
义诊活动在市五院住院楼一楼大厅开展,参加义诊的专家为市民提供免费问诊和健康咨询,指导慢阻肺、哮喘患者吸入药物装置的正确使用方法。义诊中,医护人员还为市民测血压、血糖和肺功能,细心提醒市民日常注意事项,尽量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市五院呼吸内科主任陈华新介绍,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最终会因为呼吸衰竭及全身多脏器衰竭而导致死亡。国内调查研究显示,我国慢阻肺患者推测人数约为1亿。然而与这触目惊心的数字相比,慢阻肺的知晓率却不足10%。慢阻肺的主要病因包括吸烟、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空气污染、气道高反应性等,典型症状表现为咳嗽、咳痰、喘促、呼吸困难等。慢阻肺发病隐匿,早期表现与感冒相似,易于忽视,往往确诊时病情已较为严重。
陈华新表示,慢阻肺可防可治。肺功能检查是慢阻肺诊断最经济、准确的方法,对病情评估、治疗预后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对患者没有创伤,结果稳定可靠。慢阻肺稳定期的自我管理尤为重要,正确的护理措施可以减轻症状、避免肺部感染、降低经济负担、提高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命。
陈华新提醒慢阻肺患者要主要注意以下几点:每隔3-6个月定期复查肺功能、正确使用装置、遵循医嘱规范用药,切忌自行减药停药。
新闻推荐
高考结束,高校心理教师为考生送上“减压”锦囊 适度放松舒缓压力 参加活动充实假期
□本报记者苑世敏日前,2021年高考结束。刚刚结束紧张高中生活的学子们如何正确释放压力?如何用好步入大学前的长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