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新闻
新岭南 > 广东 > 东莞 > 东莞新闻 > 正文

全民创安,一呼百应营造万众平安 东莞市立足实际,摸清社会治理要素基础信息,建设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

来源:东莞日报 2019-03-14 10:43   http://www.kcqsx.com/


■位于万江华南摩尔的一个“全民创安 一呼百应”警民联防点本报资料图 程永强 摄

去年5月的一天下午,塘厦镇一名8岁的小孩走失。当地派出所接到报警后,一边派出警力在辖区内寻找,一边将走失儿童的信息在“一呼百应”微信群内发布,要求治安积极分子协助查找。不久,一名群众在“一呼百应”网吧群内提供线索,称上午曾在湖心网吧门口见过这名小孩。警务室民警迅速赶到该网吧,调取当时的监控录像,确定小孩走失的方向,加派人手进行查找,并最终将孩子找到。从接到报警到找到孩子,用时约30分钟。

近年来,东莞市立足东莞治安实际,推动“一呼百应”工作向纵深发展。同时,大力推进社会治安防控“铸盾”行动,开展“二标四实”基础信息采集等工作,不断深化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二标四实”

摸清社会治理要素基础信息

去年7月开始,以“入户听民声,服务暖民心”为主题的入户大走访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利用4个月的时间,对全市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实有设施信息开展集中采集。这一切就是为了摸清东莞的社会治理要素基础信息。

东莞是全国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倒挂情况最为严重的城市之一,是典型的陌生人社会,实有人口一直底数不清、情况不明、动态不准。这也成为东莞建设智慧城市和实施大数据战略的短板。

为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提升智慧城市建设水平,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去年,东莞市公安局主动担当,将“二标四实”基础信息采集作为重点工作。目前,已初步建立全市统一“标准地址库”,建立全市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开展社会服务管理工作的统一“标准作业图”。

同时,通过边采集,边探索,逐步建立标准作业图、标准地址库和“四实”信息长效维护更新机制,动态解决变量信息问题,确保社会治理要素基础信息全面、准确、鲜活。建立全市“社会治理要素基础信息资源库”,推动信息高度共享和深度应用,并着力解决东莞市社会治理中存在的问题隐患,全面提升东莞市社会治理标准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大力提升群众安全感。

一呼百应

人人参与社会治安防控

现在,走在东莞的街头、小区、单位、学校,都会见到一个个警民联防执勤点。执勤点上贴着“全民创安·一呼百应”的标志。近年来,东莞市深化“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的警务理念,积极探索以“提升全民创安参与度”的思路开展群防群治工作,“一呼百应”应运而生。

东莞把各行各业从业人员组织起来,把大街小巷各类群体发动起来,把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及“互联网+”等新业态中蕴含的社会资源力量利用起来,把各类行业协会、商会的作用发挥起来,积极营造“治安人人参与、平安人人共享”氛围,增强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淡化陌生人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着力打造具有“莞味”的全民创安群防群治工作新模式、新格局。

去年以来,东莞市通过强化警企联防、警民联防、警校联防、警医联防、警铺联防,因地制宜、因情施策,不断探索实践,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布建警民联防点,构建“一呼百应”防控阵地,有效完善群防群治防控网络。

截至去年12月,全市已建警民联防执勤点12712个,配置执勤人员20625人;建立微信群3865个,入群人数157471人;全市发动群众65047人。同时,全市共通过群防群治力量收集有效线索1453条、救助走失人员1344人;参与调解、化解社会矛盾1942起;奖励549人次,发放奖励金337150元。群防群治阵地布建初见成效,联防联动日趋完善,全民创安氛围逐渐形成。

智慧新指挥

让防控网络更加严密

去年6月1日下午,一个急促的报警电话打进了东莞110指挥中心:虎门某小区发生故意伤害案。值班指挥专员立即通过显示大屏幕,调动小区附近警力,短短一分钟内嫌犯便被控制。这样高效精准的接处警,已经成为常态。

去年6月26日,全市33个镇街(园区)110、122“两台合一”工作完成,从此110、122报警电话由市公安局统一接听。全市公安机关新指挥勤务机制也同步投入运行,除了110接处警采取“一级接警、分级分类处警”外,在指挥调度方面,实行“可视化、扁平化指挥”,通过警用数字集群网对讲机直接指挥最近的警力进行处警,处警效率得到提高。并实行情报主导、扁平指挥、合成作战的情报、指挥、行动一体化运作的工作模式,建立覆盖全局、整合共享的“情指行一体化”体系,提升打防管控效能。

市公安局还在全市构建“2+N+N”三级处警巡防体系,将全市划分为122个巡区、610个巡片,建立了公安铁骑队伍,实行“统一指挥、一警多能”,按“有警处警、无警巡逻”开展处警巡防工作,由“等警情上门”向“上路找警情”转变,实现屯警路面、快速到位、快速处置。

通过警务机制改革,处警效率明显提高,街面见警率明显提升,指挥层级更加简化,防控网络更加严密。“两抢一盗”警情数也明显下降,其中去年的“两抢”发案数同比下降77.4%。

视频监控联网

科技助力防控体系建设

打造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离不开科技的力量。其中视频监控建设和联网对于打造“平安之网”具有重要作用。

2007年前后,全市各镇街和村(社)已经开始建设视频监控。起步虽早,但起点并不高。由镇街财政和村(社)集体自己投入建设的不少视频监控,因为无法实现联网,成为“信息孤岛”,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为进一步加大全市视频监控系统的统筹力度,东莞市成立了东莞市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领导小组,结合“雪亮工程”,统筹领导全市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市公安局计划用三年时间,以三步走的方式,构建市镇村三级视频监控网络。

依托“雪亮工程”,市公安局在去年制定出台《东莞市公共安全视频系统管理规定》和《东莞市二、三类点(社会重点单位)视频资源整合共享接入技术指引》,力争到2020年完成全市100%村(社)的视频监控联网任务,届时全市将有十几万路视频监控联网,实现全域覆盖。

与此同时,结合东莞实际,市公安局提出了构建东莞“科技护城墙”,依托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化科技手段,打造“以全息感知网为触手、以高速传输网络为通道、以警务云和视频云为基础、以警务大数据中心为核心、以运维和安全体系为保障、以智能化应用为目标”的立体化综合防控体系。

未来,“科技护城墙”将极大提升东莞公安科技信息化水平,增强公安机关对各类新型犯罪防范打击能力,完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相关链接

数说创安

截至2018年底,全市已建“一呼百应”警民联防执勤点12712个

配置执勤人员20625人

建立“一呼百应”微信群3865个

入群人数157471人

2018年,全市共通过群防群治力量收集有效线索1453条

救助走失人员1344人

参与调解、化解社会矛盾1942起

新闻推荐

今明有中到大雨局部雷暴

傍晚的霞光中,市民在东莞植物园游玩东莞时报记者陈帆摄东莞时报讯最近三天的天气,让大家感觉甚为舒服。有朋友表示,两天晒干...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全民创安,一呼百应营造万众平安 东莞市立足实际,摸清社会治理要素基础信息,建设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


 
频道推荐
  • 四川凉山火灾引关注 4月份是森林草原火灾高发期
  • 趣闻 再大的黑洞也比不过网友的脑洞!关于黑洞,最好玩的都在这
  • 讲道理没用?不!她坐上引擎盖后, 讲的全是道理…… 最新进展:奔驰女车主已和4S店和解
  • 直击当代婚恋痛点 《如影随心》明日上映
  • 单脚站立的火烈鸟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