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记者韩成良“东莞将在松山湖片区、滨海湾片区、水乡新城片区3个片区各筹建1所未来学校,主要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包含中小学)。其中松山湖未来学校项目计划于今年动工建设。”20日,东莞市政府与中国教科院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重点建设未来学校及其实验区。
松山湖未来学校项目
年内动工
今年,东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筹建3所高标准未来学校,从办学理念、组织架构、机制体制、评估办学等方面进行深度创新,并确定在松山湖片区、滨海湾片区、水乡新城片区各筹建一所。其中,松山湖未来学校项目将先行启动,计划于今年动工建设。
20日上午,东莞市教育局与中国教科院在松山湖签署了《东莞市松山湖未来学校实验区服务协议》,这是东莞市政府与中国教科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之下的第一个具体协议,聚焦松山湖未来学校及实验区的建设。
据介绍,中国教科院是隶属于教育部的国家级综合性教育科学研究机构,根据东莞市政府与中国教科院达成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国教科院将通过“国家教育智库”的平台、资源和力量,为东莞教育改革发展提供理论与科研、人才与治理等支持和专业指导,未来学校及其实验区的建设是其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中国教科院院长崔保师介绍,松山湖未来学校实验区是中国教科院第一个未来学校专项实验区,双方合作将以松山湖未来学校实验区建设为启动项目和重要抓手,共同探索未来教育的东莞样本。
签约仪式后,松山湖未来学校教育集团同时揭牌,集团由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牵头,成员学校包括松山湖未来学校、松山湖实验中学、松山湖实验小学、松山湖第一小学等。该教育集团将作为重要载体,汇聚中国教科院、东莞市教育局、松山湖管委会三方资源和力量,整合优化松山湖园区教育资源,打造未来学校教育实验基地、未来学校课程研发基地和未来学校师资培养基地。
课程以探究式体验式为主
不唯分数论
市教育局局长梁凤鸣表示,高标准、高水平打造未来学校,建设未来学校实验区,可牵引带动整个松山湖园区乃至全市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扩充优质教育资源,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她认为,这是东莞推进未来学校以及未来学校教育集团、实验区建设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东莞教育改革历程中的一件具有重要意义的大事。
市教育局负责人介绍,未来学校主要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其学习空间以及学习课程与传统封闭的教育方式有所不同。
“未来学校的学习空间可能是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甚至延伸至企业、展览馆、博物馆等,是一个开放式的校园环境。在课程设置上,未来学校更多以探究式、体验式为主,从而实现知识上的积累或能力的提升。未来学校作为开放性的学校,校长和老师的理念跟现代教育观念相吻合,不再唯分数论。这就要求家长认同未来学校的理念。”
据了解,中国教科院于2013年正式启动了中国未来学校创新计划,成立了未来学校实验室。2017年10月,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发布了《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
新闻推荐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刘满元通讯员叶丽娟)为防止村组集体土地资源流失,保障村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昨日上午东莞市道滘镇开展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