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讯记者唐波报道:9月9日,广东省科技厅举行第五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广东)暨2020年广东创新挑战赛需求集中发布仪式,面向全球张榜,诚邀各路英雄揭榜。自今年7月在东莞松山湖正式启动以来,创新挑战赛就在整个广东撒下了万众参与创新,人人挑战需求的创新种子,经过为期2个月的企业需求调研、挖掘、现场走访等工作,以广州、东莞、中山、佛山和江门五个赛区围绕重点产业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领域,深入挖掘企业隐形技术难题,截至9月9日,大赛共挖掘企业技术需求440条。其中,东莞赛区共挖掘技术需求217条,可发布需求169项,成为广东赛区需求最多的区域,不难看出,东莞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已具有较好的创新基础和增长趋势。
深入调研近100多家企业
需求挖掘是做好技术对接的基础性工作,本次挑战赛深入调研不同规模的企业108家,广泛联动产业发展协会、新型研发机构等34家本土创新机构逆向推荐企业需求。
东莞松山湖全面发挥了其以材料实验室为核心的新材料创新产业基地优势,重点走访和调研了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广东正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共挖掘技术需求217条,可发布需求169项。其中,新材料产业技术需求32项、电子信息产业技术需求43项、装备制造产业技术需求64项、生物医药产业技术需求7项、节能环保产业技术需求16项、现代服务业需求7项。重点需求16项,囊括东莞中睿智能制备有限公司、生益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唯美陶瓷工业园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在内的技术需求。
此外,广州重点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全面联动了以广州番禺电缆集团有限公司、广州技象科技有限公司等科技企业,共挖掘技术需求32条;中山重点走进了以中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广东乐心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代表的生物医药企业,共计挖掘技术需求130条;佛山共计挖掘技术需求34条;江门挖掘技术需求27条。
向“卡脖子”技术发起冲锋
记者了解到,在东莞的这些需求中,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为主的重点需求分布最为集中,这说明了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上,东莞还存在关键核心技术受制、高端产品供给不够等困难和问题,也充分反映了在上述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中,莞企已具有较好的创新基础和增长趋势。据介绍,这些企业正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有计划地开展对核心技术、前沿技术、“卡脖子”技术的联合研发,在提高核心技术创新研发能力的需求和行动力更为强烈。
广东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郑海涛表示,创新挑战赛作为一项以解决企业技术难题为目标导向的协同创新研发众包活动,是激发企业科技创新动能和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培育升级战略新兴产业的有效途径,更是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核心路径。
“经过前阶段为期两个多月的产业调研、资料搜寻、企业走访和电话咨询等工作,广东各赛区共挖掘企业技术需求440条,占全国需求征集总量的近五分之一,赛区征集量排名第一。”郑海涛说,省科技厅将重点关注企业需求对接工作,广泛联动省内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力量共同参与解决方案对接,解决好重点关键产业领域、重大技术难题。同时,以挑战赛为契机,以更大的力度,引导粤港澳大湾区、全国范围乃至全球的创新资源落地广东,让广东创新挑战赛的“朋友圈”可以在更大范围内集聚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打通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新闻推荐
东莞开展支教工作20年来,共派出教师620人次开展长期支教锻炼专业能力 收获满满幸福
陈国志和母亲(受访者供图)江波陈国志尹钜文羊城晚报记者余晓玲9月10日是第36个教师节,连日来东莞举办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