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正在讲解技术动作要领
姐妹俩在球场练球本版图片均由东莞时报记者陈栋 摄
13岁的薛槿桐和9岁的李悦睿是两姐妹,问是不是一个跟爸爸姓一个跟妈妈姓,两人笑着点头。怎么会有这么可爱的小姐妹:看着乖巧,话不多,笑起来很甜;拿起高尔夫球杆上了球场,又是一副极专业派头,连眼神都变得坚强勇毅。她俩都在自己年龄组别里,拿过东莞市高尔夫球积分巡回赛的冠军;姐姐更是偕同队友,捧回了2020PGA青少年高尔夫联赛的全国总冠军。此外,姐妹俩的学习成绩也相当不错。
完全是“骗人生女儿”系列嘛!姐妹俩的妈妈很谦虚,吐槽说孩子是“不轻易暴露本性”。其实,为了培养两个女儿,父母和老师付出的心血,旁人可能难以想象……
受爸爸影响开始练球
小姐妹爱上打高尔夫,还是受爸爸的影响。爸爸是高尔夫业余爱好者,平时常约朋友打球,也拿过一些奖项。薛槿桐9岁左右开始下球场,练了一年,还挺有感觉的,于是爸爸就为她请了教练,专门指导她打球,还带动妹妹也爱上了这项运动。
后来听闻东莞市翰林实验学校有这样的特色班,可以兼顾孩子学习和打球,教练询问爸爸是否愿意让孩子去。当时还在郑州的爸爸只考虑了一下,便在东莞安了家,举家搬过来陪两个女儿上学。
既然选择踏上这条路,不仅孩子要努力,家长也要付出很多:除了一周在校练习的8课时外,每逢有假期,爸爸几乎会带她俩“泡”在球场上。薛槿桐吐槽说:“别人都说高尔夫是"贵族运动",真正接触了才会明白,真是太锻炼人了!起早摸黑、日晒雨淋都是经常的事。最难的是,某些阶段你怎么练习都没有进步,好折磨人啊!”
姐姐比妹妹早学高尔夫,但也有打不过妹妹的时候——薛槿桐不好意思地回忆说,那阵她去找妈妈倾述,妈妈会苦口婆心地劝她:“你是姐姐,妹妹打得好,你该替她高兴才是。”
现在两人在各自年龄组别里都拿过奖,但练习的时候,依然会有小小的竞争,但更多的是互相切磋、交流、共同进步。就像薛槿桐说:“没有发自内心的热爱,真的很难坚持住!”
渴望成为高尔夫球手
练球苦,有没有不想练的时候?小姐妹摇摇头,还真没有:“高尔夫是一项很优雅的运动,打球还能亲近大自然,很开心的。”
置身在鸟语花香的大自然,嗅着树林、草地和泥土的气息,有时也会有动物窜出来……这些都让球手乐此不疲。薛槿桐还开心地分享了去泰国比赛时,看到鳄鱼的情景:“瞬间有点慌,很快就镇定下来了。”
每逢外出比赛,她们也会挤出一点时间,感受当地风情,这一切都让两个小姑娘直呼大开眼界。“以前没练球,周末就是疯玩,在公园里到处跑;练球了以后感觉生活充实了很多。”薛槿桐说,她和妹妹未来都希望成为职业高尔夫球手,所以现在要下很多功夫,因为高手还很多很多。
翰林实验学校运动中心负责人刘安斌,讲了这么一件事:有次放学他看到李悦睿,好像脸色不太对劲。他一询问,小姑娘“哇”一声就哭了。原来,那天李悦睿正发着烧,可妈妈要求她“上完高尔夫球课再走”。小姑娘虽然又累又难受,但还是认真完成了训练。这也让刘安斌十分感叹!
体育运动促进文化学习
寻常家长观念里,总认为文化课重要,而相对轻视体育锻炼。但像薛槿桐和李悦睿这样,体育运动顶呱呱,文化课也很优秀的孩子,在翰林实验学校也不少。究竟如何平衡两者关系?我们将问题抛给了刘安斌。
“没有了体育,教育就失去活力;没有了教育,体育就失去了灵魂!”体育是一门终生受益的学科,这便是刘安斌遵循的观念。他介绍,目前教育部提出的教改,突破口就是综合素质,而这里面,体育占了很大一块。国家体育总局也提出了“体教融合”,在他看来,最好的融合载体便是在校园里。
其实刚开始成立运动中心时,不仅家长,有些班主任老师也不太理解:“别影响了学文化课的时间!”而眼下,学生们在网球、高尔夫、击剑、棒球、游泳等多个项目中成绩不俗,文化课成绩也节节高,这也印证了刘安斌的思路对了:
“传统学校里讲的体育,就是跑跑跳跳的体能训练,孩子们很难走上专业路线,重体能,轻技能;而如果进体校,不少学校又太重体育而轻文化课了。”在刘安斌看来,两者都不可取,优秀的运动员除了拼体能,更要拼脑子,这就意味着绝不能放松文化课的学习。而想在体育运动上走得更长远,专业的训练和课程体系都必不可少:“这也是我们眼下做的,把两者结合在一起,运动促进学习是翰林一直在践行的理念,希望孩子们身体棒,学习好,品格优!”
新闻推荐
东莞时报讯为了及时解决学校新教师工作两周以来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助力新教师的角色转换,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增强工作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