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昨日从黄江镇获悉,经过长时间的整治,目前黄江水环境治理成效初显,多项水污染治理工作进入收尾阶段,境内23条河涌污染指数均有所下降,全镇总体水环境明显好转。
全镇总体水环境明显好转
从高空鸟瞰,黄江河水系串联多个工业区、城市公园、交通枢纽,将山体连绵的黄江自然地理风貌分割成多片区、多走廊的“森林城市”格局。
自2017年全市吹响治水攻坚战号角以来,黄江镇先后投入13.3亿元,规划新建160多公里截污次支管网,管网密度位居全市前列。经过综合治理后,当前黄江境内23条河涌的污染指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全镇总体水环境明显好转。随着“一河两岸”工程的推进,公共生活正在回归河流。
经过治理,目前芙蓉渠开始重现活力,放眼望去河岸两边绿植遍布,生机盎然。堤岸边上新修了漫步绿道。这里即将被改造为集生态水陂、多功能慢行绿道、乡村休闲、赏花阅景于一体的水面景观点。
重塑水韵特色和滨水活力
为了重塑黄江的水韵特色和滨水活力,黄江近年来大力推进水污染治理,先后完成305个排污口整治,投资数亿元新建多处污水处理设施。与此同时,查处环境违法企业超过320家,累计完成3246家“散乱污”企业整改。
今年,黄江以决胜治污攻坚为抓手,全力统筹推进河涌生态环境治理,狠抓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河涌执法监管,努力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宜居环境,高水平打造“一河两岸”工程,以绿水带串联起全镇的生态旅游资源。
“一河两岸”工程将紧紧围绕黄江镇商业、文化、休闲、度假等区块战略定位,形成以“势”改水的治水思想,同时结合黄江镇整体规划,形成以水造“势”、以景观促发展的战略布局。
接下来,黄江将依托黄江河水系轴线将沿线众多分散的水库、河流等滨水资源,通过点线串联的方式形成覆盖镇域的水网系统,因地制宜,根据河涌现有特点,科学运用生态水陂,灵活调控河涌水位,营造多季节水面景观。
相关新闻
石碣11月底前完成
中心涌箱涵清淤工作
本报讯(见习记者刘维佳记者袁健斌)记者日前从石碣镇获悉,截至目前,中心涌箱涵石碣段沿线的截污工作已全部完成,同时积极配合开展箱涵清淤工作,预计11月底前完成。
2015年,市城建局、市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牵头组织实施挂影洲围中心涌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该工程位于挂影洲围,横跨石碣、高埗两镇,建设内容涵括水利工程、清淤工程、桥梁工程、景观绿化工程等,总投资超4亿元,严格按照运河整治的“截污、清淤、活源、治堤”的八字方针,对挂影洲围中心涌进行综合整治,使中心涌明渠呈现靓丽的水环境。
目前,石碣镇已完成中心涌箱涵石碣段沿线的截污工作,加快摸查整治中心涌暗涵石碣段入河排污口的查漏补缺工作。同时积极配合市城建局开展中心涌箱涵清淤工作,完成并提交临时固化场地。目前市城建局已入场清淤,预计11月底完成。
新闻推荐
银瓶山森林公园有多美? 等着你用镜头来发掘 东莞市“银瓶山”摄影比赛月底举行
本报讯银瓶山森林公园有多美?等着你用镜头来发掘。由广东省艺术摄影学会与银瓶山森林公园主办的东莞市“银瓶山”摄影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