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南海两会昨日举行镇街访谈活动,七位镇街主官集体亮相,抛出新一年的工作思路和计划。镇街主官们表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南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下,将积极对标各级政府部署要求,推动镇街全面发展。区政府工作报告对各镇街构筑产业发展新格局作出具体谋划。南海区区长顾耀辉昨日在分组审议期间逐个走访了七个镇街代表团,针对每个镇街的特色作点评提建议。“小镇也可办大事。”他鼓励各镇街积极担当、主动作为,共同推动南海高质量发展。
文/佛山日报记者黄文婷、毛蕾实习生黎明
桂城街道党工委书记麦绍强:
深化广佛同城10条轨道交通将经过桂城
“在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我们要加强与广州的联系。”桂城街道党工委书记麦绍强表示,未来广佛同城将从创新同城和互联互通两方面进行深化。
当前,多个轨道交通规划进入桂城,除了已经开通的广佛线,正在建设的佛山地铁2号线、南海新交通项目外,一些广州地铁项目也有计划延伸接入桂城。其中,广州地铁19号线从番禺接入桂城,进入佛山。南海也争取推动广州地铁10号线从天河向西延伸接入桂城。而在南北走向上,佛山地铁11号线计划贯穿三山片区,并争取向北接入广州的荔湾区,向南延伸至顺德北滘。
“从当前的规划来看大约有10条轨道交通在桂城经过,整个街道范围内会有60多个地铁站点。”麦绍强表示。
九江镇党委书记徐永强:
“绣花式”村改打造新型主题产业社区
九江镇党委书记徐永强表示,九江镇将会遵循“精、准、实、干”的工作准则,实现全面再造,实现“再出发”的九江梦。
在产业发展方面,区政府工作报告对九江给出了清晰的定位,新材料产业将成为九江产业集群再造的发力点。“在新材料方面,我们现在主要做的是前端产业,中端、末端的产业链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徐永强表示,接下来九江将瞄准全国乃至全世界最优质的新材料龙头项目,补齐产业链,让九江的产业平台更具知名度。
同时,九江镇也将全力推进村级工业园改造。此前,九江探索在上东工业园展开改造,改造模式受到肯定。“但我们只走出了物理改造的第一步,真正做好还要看引入什么产业。”徐永强表示,九江将会引入全国领先的运营商,在此打造新型主题产业社区。未来也将在类似的中小型村级工业园中进行“绣花式”改造,使每个工业园都实现效益最大化。
西樵镇党委书记、镇长关海权:
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建设
作为南海乃至佛山重要的文化旅游窗口,2019年,西樵镇将以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交流中心为目标,大力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建设。西樵镇党委书记、镇长关海权表示,在新一轮粤港澳大湾区文旅产业发展中,西樵迎来非常好的历史机遇,将依托听音湖片区以及西樵山历史文化优势,打造华南地区有名的、极富岭南特色的旅游目的地。
位于听音湖片区的飞鸿馆和樵山文化中心东西两翼将于年内投用,前者定位以南中国武术中心,后者将发展为佛山西部高端会展中心和演艺中心,推动西樵文旅打开新格局。与此同时,关海权表示,西樵还将加快已经落地或者在建项目的建设,特别是进一步推动宋城岭南千古情项目,该项目预计今年下半年动工,2021年上半年开门迎客。宋城·西樵山岭南千古情景区项目与国艺影视城二期项目都将大大丰富西樵文旅的体验式和参与式元素。
关海权说,西樵镇还将发挥链接作用,联动西樵山山上山下,推动西岸片区以及西部三镇文旅融合发展,让西樵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中凸显出岭南文化的优势,更加大有可为。
丹灶镇党委书记、镇长张应统:
做好教育配套解决人才后顾之忧
“丹灶如何才能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抓住机遇谋划大发展,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丹灶镇党委书记、镇长张应统表示,目前丹灶拥有仙湖氢谷、国家安全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单位两个高端产业平台,接下来将加强招商,完善土地储备,加快项目落地,做好配套服务。
其中,仙湖氢谷的城市配套力度将进一步加强。张应统表示,丹灶镇将在仙湖附近建设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公办学校。仙湖小学和南海中学仙湖校区的征地工作已完成,计划今年动工。丹灶镇希望通过教育配套,解决氢能人才的后顾之忧。
狮山镇镇长黄伟明:
打造100平方公里广佛副中心
狮山镇镇长黄伟明表示,狮山建城正当其时。“以前狮山给人的感觉是工业园,但现在狮山已有很多优质资源。”黄伟明说,佛山西站位于狮山,佛山地铁3号线、4号线将从这里穿过,南海体育中心、高新区文化中心都将落户于此,狮山聚集了优质的资源。接下来希望区政府投入更多财力,将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博爱新城、南海大学城连成一体,打造100平方公里的广佛副中心。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狮山来说也是重大机遇,狮山将从水路、陆路、轨道交通三个维度加强与湾区城市之间的联系。当前,佛山西站车次还未饱和,与香港也尚未实现直通。希望佛山市加强与香港的沟通联系,让佛山西站不仅仅是一个交通枢纽,还能成为产业枢纽,聚集人气。
大沥镇党委副书记游剑锋:
加速提升大沥商贸业态
“做生意,来大沥!”大沥发达的商贸重镇形象深入民心。大沥镇党委副书记游剑锋表示,面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南海高质量发展需求、广佛同城加速发力等多重机遇叠加,大沥的商贸业态将进入加速提升期,希望区委、区政府继续提供更多更好的平台和措施,推动南海空间格局再造,助力大沥专业市场迈向高质量发展。
作为南海的产业重镇,大沥一直有四个“金饭碗”:即“中国铝材第一镇”“中国有色金属名镇”“中国内衣名镇”“中国商贸名镇”。产业贸易需要良好的基础设施。游剑锋表示,大沥将大力发展现代商贸+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积极承担为南海打造千灯湖中轴现代服务业会展的任务。与此同时,大沥还将整合38个专业市场及一批贸易公司,由政府提供平台,抱团打造拳头产品,推动更多沥商及大沥贸易品牌“走出去”。
里水镇党委书记、镇长谭艳玲:
打造广东大健康产业强镇
“里水将围绕区委、区政府"两高四新"的产业定位,同时结合里水的"三新"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里水镇党委书记、镇长谭艳玲表示,新的一年,在产业经济发展方面,里水将在推动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新型生物医药、新材料产业方面继续发力。
里水以构建平台为抓手,为“三新”产业发展打造重要载体。其中,新型生物医药产业计划建设大健康产业的服务和创新中心,为今后的新型生物医药、中医药发展、产业科技孵化和人才集聚提供有力的平台支撑。
通过招新引资,里水镇去年与中国中药达成初步意向,将其总部引入里水,并以此为契机谋划打造中国中药健康产业园。谭艳玲表示,该园区除引入中国中药总部,还将打造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制造中心和中医药材配送中心、中药切片生产基地、大健康产业研发基地,以及中医药博物馆。“希望通过中国中药总部进驻的带动,在里水形成中医药产业、大健康产业以及生物医药集聚,力争用3到5年打造广东大健康产业强镇。”谭艳玲说道。
新闻推荐
评论特约评论员龙建刚一佛山又到一个虎啸龙吟的时刻。2月26日上午,南海、顺德的人代会同时召开,南海区区长顾耀辉、顺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