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灶镇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现场。珠江时报记者/刘贝娜摄
2018年,丹灶镇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地区经济持续高质高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投资、税收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保持全区各镇街前列。在全国千强镇排名中升至第63位,顺利通过全国文明镇、国家卫生镇、省教育强镇复评,成为2018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镇。
2019年,丹灶镇如何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继续迈进,实现全面的高质量发展?3月29日,丹灶镇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召开,提出2019年丹灶将继续发扬有为精神,坚持干字当头,以“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纲,以“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为主线,奋力谱写丹灶改革开放再出发、建设高质量全面发展标杆镇的新篇章。
集合资源优势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2018年,丹灶镇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长远谋划狠抓落实,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居全区前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5.72亿元,同比增长7%;税收总额26.09亿元,增长18.03%;工业投资18.7亿元,增长178.69%。全国千强镇排名跃升至第63位,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迈上新台阶。
过去一年里,丹灶产业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发展和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取得显著成绩。产业领域,丹灶镇突出新能源汽车和智能安全两大新兴产业,建大平台,引大项目,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形成。其中,仙湖氢谷小镇入围广东省特色小镇创建名单,粤港澳大湾区智能安全产业园获批“国家安全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单位”,728创域成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单位。同时,丹灶也获得了“2018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镇”称号。
今年的丹灶镇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围绕新能源汽车、智能安全产业,丹灶镇将加强两大国家级产业平台建设。力促“长江”等已进驻项目加快建设投产,努力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推进智能安全产业园建设,谋划建设新的科技园区载体,牵头成立南海区安全产业协会,全力打造国家安全产业示范园区。
在紧扣高质量发展的主题背景下,丹灶镇让发挥创新精神、集合优势资源的思想真正落地,抓住时机实现区域品牌的转型。
改善民生福祉推进乡村振兴全面深化
2019年,丹灶以“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作为全年工作主旋律,再迎新一轮发展机遇。
改善民生福祉,不断落实城市新发展。“规划引领,交通先行。”丹灶将加快路网建设,全力推进博爱路西延线施工建设,积极推动季华路西延线早日启动,全力争取广州地铁28号线延至丹灶,推动交通快速衔接连通佛山一环、佛山西站、广州南站、白云机场、珠三角枢纽机场等重大交通枢纽,完善与佛山西站、禅桂中心连接公交班次规划设置安排,设立商务专线对接广佛中心城区。
在乡村振兴方面,丹灶将深入挖掘有为水道、仙岗古村等节点文化内涵,加快完善康园二期工程建设,以仙湖氢谷为实施载体引导仙岗、西城、银河等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村居,深入挖掘葛洪炼丹、三忠庙、黄花岗烈士、南沙贺富等历史文化资源,融合历史文化,名人资源展开乡村振兴工作,打造独具特色的有为文化名片。
此外,丹灶还将持续加大投入,推动解决一批民生问题,如加快仙湖小学、南海中学仙湖校区的建设步伐,扩建优质学位;加快南海区第八人民医院设施升级,与佛山市第二、第三人民医院深度合作,加强重点专科、特色专科和名医、名科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家庭医生工作室进村(居);加大力度增建仙岗等6家五星级社区幸福院,推动规划改造丹灶敬老院,扩大社区养老覆盖面,使群众老有所依。
融合资源优势打造氢能科创高地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过去一年里,丹灶镇在氢能、智能安全两大新兴产业创出全国优势。爱德曼、海德利森、重塑科技等一批国内先进氢能产业项目纷纷入驻,吸引高科技制造业集聚丹灶。
丹灶镇委书记张应统表示,2019年丹灶镇要以仙湖氢谷建设为抓手,加大配套,促进重点项目建设投产,加强招商,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和智能安全产业强链补链,全力打造国家级新兴产业集群,为建设高质量全面发展标杆镇提供强大的产业支撑。
在探索建立高效流动的城市发展体制,进一步完善两大国家级产业平台建设上,丹灶将依托仙湖湾广场推进落实仙湖氢谷规划,积极引入国家氢能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佛山绿色发展创新研究院等标准化创新平台,打造一流的氢能科创高地。
新兴产业集聚需要上下联动,各村居积极配合形成互联互通园区格局。在丹灶镇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讨论分组中,丹灶镇人大代表、劳边社区党委书记刘湛洪就劳边社区对氢能园区建设提出建议,“我镇在荷村社区完成了1700多亩土地储备,劳边社区帅边村意向征集350亩土地,与荷村社区的汽配园区结合配套,共同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土地和产业载体资源。”刘湛洪表示,劳边社区是桂丹路和桂荷路贯通的社区,届时博爱路建成通车后可直达荷村社区、劳边社区,为打造国家级新兴产业集群提供有力资源支撑。
完善城市驱动力推进城市建设
创新发展是城市走出特色发展道路的根基。2019年,丹灶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呈现出“全面启动、突破传统、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不断向前迈进。丹灶将原本的生产模式转化成产业化工业园发展,改变以往作坊式小五金产业为主导发展模式,不断优化社会发展潮流。
丹灶镇人大代表、国土城建和水务局局长陈振华介绍2019年丹灶镇城市建设的规划,“丹灶镇将着力推动大金智地片区、城西片区、金沙城区南片区以及大涡鲤鱼工业片区地块改造提升,加速盘活南沙工业区等载体资源,为先进制造业集群再造和传统五金等产业升级。”陈振华说,丹灶产业配套逐步完善后,联通博爱路西延线、快速衔接连通佛山一环、佛山西站、广州南站等路网建设,可吸引大湾区的高端人才、技术集聚,为丹灶产业发展锦上添花,为主动全面融入大湾区提供有力保障。
张应统表示,丹灶将坚定不移以党建统领全局,打响产业发展高质量、环境建设高水平、城乡融合最协调、基层治理最有序四大攻坚战,力争“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成标杆”,加速推进丹灶经济社会全面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高质量全面发展标杆镇”。
文/特约通讯员吴玮琛陈雅静通讯员帅家枝
新闻推荐
香港南海同乡总会访问团到南海参观考察抢抓大湾区机遇 携手再造新南海
■乡亲们在里水镇赤山古村参观考察。通讯员供图珠江时报讯(记者/程虹通讯员/詹雄风)“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