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记者 丰西西
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简称“规划纲要”)正式发布,一个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正逐渐成为现实。而过去的一年里,多位住粤全国政协委员和广东省政协委员纷纷就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发展建言献策。据介绍,2018年广东省政协共收到提案888件,其中121件提案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关。其中,《关于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系列提案》是去年的重点提案,也是省长督办提案。
调研后提出合作发展建议
《关于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系列提案》调研过程中,委员们发现粤港澳大湾区虽拥有优越的区位条件,但依然存在协调机制不健全、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委员们围绕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发展金融业、科技创新、完善便利港澳居民在内地发展政策措施、建设人才高地、加强教育合作发展、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等方面对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提出意见建议。
据介绍,在这个提案办理过程中,省长马兴瑞多次听取提案办理情况汇报,带队深入多地开展调研,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省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单位,在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系列文件起草中充分吸纳提案提出的意见建议。
省政协委员陈丹丹在《关于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健康融合的提案》中建议,建立粤港澳大湾区疾控中心,在大湾区联合培养医学人才,鼓励粤港澳合作开办医院,并建立大湾区健康医疗大数据的相关规则,提升大湾区群众的就医体验。
省政协委员林春晖、陈瑾、王建生则“盯紧”了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他们建议加快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西翼轨道交通建设,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部分委员建议被纳入规划纲要
事实上,早在2018年全国两会上,粤港澳大湾区就备受全国政协委员们关注,他们关注的内容也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中得到了体现。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原副主席温思美指出,“寻找合力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关键,(粤港澳大湾区)亟待打造跨区域多层次协同发展机制。”
“协调发展,统筹兼顾”被写入《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规划纲要指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加强政协协调和规划衔接,优化区域功能布局,推动区域城乡协调发展,不断增加发展的整体性。”
全国政协委员林娜特别关注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问题,她建议吸引港澳从业人员赴广东就业执业,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更具活力的经济区。实现港澳居民在九市享受与广东居民同等的定居、就学、就医待遇,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中,“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被放在了重要位置。规划纲要指出,“积极拓展粤港澳大湾区在教育、文化、旅游、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合作,共同打造公共服务优质、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同时,规划纲要还指出,“研究赋予在珠三角九市工作生活并符合条件的港澳居民子女与内地居民同等接受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权利”。
不仅如此,就在不久前刚刚结束的广东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粤港澳大湾区也成为了热词。在“委员通道”“大会发言”“记者会”等多个场合,省政协委员们都纷纷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发展建言献策。
新闻推荐
马兴瑞到广东自贸试验区南沙片区调研强调,充分发挥自贸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积极开展首创性的改革探索
深圳特区报广州2月19日电(记者严俊伟通讯员符信)2月19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第二天,省长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