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漂流的游客。 本版图片均为本报采集
疲倦、饱食、酒醉、身体不适、睡眠不足不可下水游泳。
日前,四川阿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不仅让当地居民猝不及防,也让众多出行游客心有余悸,旅游遇险时如何自救瞬间成为大家最关注的技能之一。应广大读者需求,本期《旅游周刊》将特别科普两大常用的旅游遇险求生技巧。
地震
选择室外开阔地立即趴下或蹲下
首先,地震中的标准求生姿势应是身体尽量蜷曲缩小,卧倒或蹲下;用手或其他物体护住头部,一手护住口鼻,另一只手抓住一个固定物品。如果没有任何可抓的固定物或保护头部的物件,则应采取自我保护姿势:头尽量向胸靠拢,闭口,双手交叉放在脖后,保护头部和颈部。
如果人在室内,千万别钻床底下,坚固家具下、内墙墙根、墙角等开间小的地方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以的话厕所是最好的选择。衣柜绝不允许进去。同时注意选择上面没有悬挂物,附近没有电源插头的地方,以防上面的悬挂物落下砸伤及电源线着火引发的次生灾害。
如果在汽车里,发生大地震时,此时应避开十字路口将车子靠路边停下,然后立即下车抱头蹲在车边。如果地震时正坐在行驶的电 (汽)车内,那么请抓牢扶手,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
如果在室外,应就近选择开阔地,立即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并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悬挂物,要注意躲开广告牌、街灯、物料堆放处,不要停留在过街天桥、立交桥的上面和下方,尽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
万一被困,首先要保持呼吸畅通,清除鼻口附近的灰土;尽量挪开身边可移动的杂物,扩大生存空间;切记保存体力,不要哭喊,尝试敲击管道墙壁以便救援人员发现自己;最重要的是千万不要放弃希望,生命只有一次。
溺水
莫为控水延误心肺复苏启动时间
炎炎夏日,海边与涉水活动备受游客青睐,但每年溺水事故屡见报端,如何确保自身安全值得重视。
首先,了解自身健康状况,疲倦、饱食、酒醉、身体不适、睡眠不足不可下水游泳。游泳玩水应选择有救生员值勤的水域,切勿超越警戒线;切勿在设有“水深危险”“小心暗流”等警告标志处下水。参加水上娱乐项目时,无论如何应穿着救生衣。不会游泳者参加水上项目,应由教练从旁指导与照应,入水前应做伸展暖身操。
万一意外事件发生,如离海岸近,应确保自身安全时及时举手高呼求救;如离海岸远,一定要头脑冷静,最好保持身体漂浮,特别是头、胸部漂浮在水面上,维持体力等待救援,如有可能寻找漂浮物并牢牢抓住,如有同伴尽量抱团求生避免落单,如有可能不要离出事船只太远。
值得注意的是,人一旦溺水,最佳的救治时间其实只有10分钟,一旦错过很难救回。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面对溺水者都是盲目控水,如把溺水者放在牛背上颠簸,倒背着溺水者跑……但并不是每位溺水者都应该先控水处理,盲目控水还可能延误启动心肺复苏的时间。面对溺水者,正确的做法是,在及时拨打120求助的同时,对于意识不清且无呼吸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如果溺水者还有心跳,要尽快给予人口呼吸。即使溺水者救上岸后感觉没事,也建议送医全面检查,排除可能存在的风险。本报记者周婷婷
新闻推荐
潼湖黄屋村妇联开展红团制作。本报讯又是一年中秋月圆时。日前,仲恺区妇联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仲恺一家亲·巾帼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