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星巴克推出包括“猫爪杯”在内的春季周边新款,按照一定数量在各个门店进行销售。有人为了这个杯子通宵排队,有人为了抢购和其他顾客大打出手,一时间,这款粉嫩的猫爪杯刷爆各大社交网络,着实挠得一大批忠实粉丝心痒痒。
为何一只杯子竟成了本年度文创届的首枚“网红”?星巴克作为全球知名的咖啡饮品经销商,它似乎已经不再是卖一杯拿铁、一杯卡布奇诺,它售卖的是咖啡文化——是以休闲、中产生活为内核的文化理念,各个门店成为了星巴克的文化栖息地,成为一个城市小资生活的标记,而咖啡作为饮品,杯子就成为其最重要和最直接的符号载体。在这一方面,星巴克着力良多,培育了一批忠诚度极高的“收藏粉”。在“猫爪杯”前,星巴克也陆续推出各种季节限定杯、节日限定杯、城市限定杯等,这次的“猫爪杯”在造型性、主题性、实用性上较为融合,“萌萌哒”的产品迅速击中不少少女、猫奴的消费需求。
打动人心的产品从来不缺少流量。“猫爪杯”的走红也让人联想到最近持续火爆的故宫系列文创产品。从前些年的“朝珠耳机”、“奉旨出行”腰牌卡、“朕亦甚想你”折扇,到最近火爆的故宫口红、故宫火锅,形形色色融合了故宫文化元素的创意产品不断推出,让古老的故宫鲜活起来,点燃了民众的热情。故宫还是那个故宫,文物还是那些文物,通过不断的挖掘、创新、变化,不仅激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也满足了人们的消费诉求,同时也让故宫的文创产品销售火爆,这其实与星巴克的杯子有异曲同工之妙。
文创产品,创意经济,其实我们的古人早已玩得很溜。《国家宝藏》里有一集内容,用夸张的手法还原了长沙窑是如何形成品牌,用创意来增加产品附加值:长沙窑烧制的壶在市场上并不太受欢迎,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工人们将诗文、格言、谚语作为装饰,这在现代人看来并不新奇,在当时却是让人耳目一新。其中一款壶上写有:“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声。”这段散发着春天气息的诗文,无论在任何季节读到,都会有一种春风扑面而来的感觉,相信一定是当时市面上备受追捧的“网红产品”。
如今星巴克“猫爪杯”火了,不禁让人联想到,同样都是饮品,咖啡这种舶来品都能做的如此风生水起,为何我们那喝了几千年的茶,却罕有风靡世界的老字号呢?我们知道铁观音、碧螺春、龙井,却说缺少知名的茶叶品牌。我们讲茶文化的源远流长、讲喝茶与禅意,却也讲不出一个为大多数人知道的茶室空间。细想之下却是,在喝茶历史最悠久、饮茶人数最多的中国,却没有一家企业在茶文化上开拓出宏伟疆土。“中国茶”在高端化规模化上,长期存在空白地带;“中国茶”的衍生产品,比如茶馆、茶杯,没有形成一种文化象征;“中国茶”的文化内涵应该去呈现自身有意思、接地气的内容,为消费者创造一些体验机会,通过茶香、茶味、品茶的环境,让消费者感受到精神和感官上的愉悦,这其中的每一项都是一篇值得精工细作的大文章,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创意去激发最大动能。除了茶叶,我们还有很多值得重新包装、深度挖掘的文化产品,期待更多的创新团队,发挥创意的能量,将土生土长的它们,捧上光鲜亮丽的国际大舞台。
文/李纯
新闻推荐
热点观察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张青彬接受《法制日报》采访时表示,畸高的婚嫁彩礼已成为农民致贫的重要原因。他建议,将“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