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日曰
从很小的时候起,就非常喜爱荷花。记得老家村子附近有一口近十亩水面的池塘,叫长塘,里面长满了荷花。
来到荷塘里,淤泥里的藕是与我们无关的。大家互相打水战,或者学着当时风靡一时的电影《洪湖赤卫队》里的赤卫队员泅水袭击敌人那样,边在水里扎迷子,一边借着碧叶连天的荷花的掩护捉迷藏;或者每人采几朵荷花、摘一把莲蓬,走的时候再将一张大大的厚厚的荷叶罩在湿漉漉的头上遮挡烈日的曝晒,都能成全我们一群顽童简单的快乐。尽管因为惊扰了荷叶下躲荫嬉戏的小鱼,总会被承包荷塘养鱼的主人一路追赶着臭骂一顿。
长大些后,依旧喜爱荷花,但不再是因为去荷塘戏耍了,而是在课堂上读到了诗仙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名诗,听到了语文老师为我们解读的理学鼻祖周敦颐《爱莲说》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佳句,然后,开始故作深沉地思考人生。“做一个正直的高尚的人”,这种人生信念就是这样撒播在心灵中并渐渐萌芽的,尽管遭遇现实后屡屡迷茫,但仍然坚守不弃。
早些年,偶然的原因,让我在首都北京有了大半年的生活经历。其间的一些事、一些人与我的交集,让我由以往的喜爱荷花转而更钟爱那清荷上的露珠。且这种钟爱,还真的算得上是一种揪心的爱。不信,你去到荷塘边看吧:昨夜的清冷催生了次日清晨荷叶上那柔柔的、绵绵的、圆圆的水珠,晶莹剔透,在晨光里、朝阳下,如一颗璀璨的珍珠,惹人又爱又怜。倘若,突然间一阵风吹过,哪怕是一阵微微的微微的风儿吹过,清荷摇曳,露珠便在叶面上犹犹豫豫、无头无脑地滴溜溜翻滚,让你的心不由地紧悬起来,你会恨不得不顾一切,立马捧住那片叶子,呵护着不松手,生怕手一松开她就荡出叶面,消失得无影无踪。我也无法说清这种情愫是如何滋生的。而且,在那个时间段,北京并不是荷花绽放的季节,清华园荷塘里也都是满池残荷……
前几日,在一网友的博文中无意间读到了一则有关荷花的动人传说。
说的是元朝时的一位年轻书生,邂逅了一素衣红颜、美若天仙的少女。少女与他擦肩而过时,一笑百媚生,把他的心勾走了。他追上去表述衷情,把随身携带的一个祖传玉环赠送给了那少女,两人坠入爱河。某日,书生来到后花园的荷池边散心,正值满池的荷花开了。他躬身观赏,但见一叶清荷上的一枚露珠在他眼前越来越大,露珠中竟然立着他钟情的女子,向着他微笑。而边上的一枝莲蓬内也有一玉环,正是他曾经赠送给那女子的那个。大惊之下,书生折断了那枝莲蓬,也绊落了荷叶上的露珠。露珠滴落到叶下的荷田里,幻影中的女子也瞬间从他眼前消失。回到家中,他急迫地想见到自己倾爱的女子问个明白,但再也见不到她的踪迹。直到晚上,女子才托梦告知书生,她原是荷花仙子。
读罢这故事,我哑然一笑。
恰又是赏荷的好时节,我突然想去看荷花了。
听朋友说,城外南郊不远的九甲村就有片百余亩的荷塘,盛开的荷花几乎一眼看不到边。于是,逢周六,我起了个早,背上久未动过的单反相机,沿着大致的方向前行,几乎没费什么周折就找到了目的地。漫步在荷塘之中的田埂小径上,我忘情地望荷叶舒展、观荷花吐蕾,眺蜻蜓立枝,看蜂儿采蜜,更赏我钟爱的荷叶上晶莹剔透的露珠......当然,我没有到每朵莲蓬中去寻觅那传说中的玉环。因为,我尚不知自己心仪的“荷花仙子”贵为何人,又何处去寻?
所以,邂逅于我,注定无期。
新闻推荐
本报讯3月6日下午,鸦片战争博物馆联合虎门镇禁毒办、虎门太平海关等多家单位,在虎门公共汽车有限公司的食堂开展了《禁绝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