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先任
据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官方微信消息,“辣条”是高油、高盐、高添加的调味面制即食方便食品,经常食用不利身体健康。为使青少年茁壮成长,决定在全省所有校园及周边200米范围内,禁止销售“辣条”。
“辣条”被人们称为“五毛食品”,价格低廉、口味较重,添加剂多,刺激性大,正因如此,受到了广大中小学生的喜爱。但这些“五毛食品”往往来自一些小食品作坊,这些小食品作坊又多处在一些偏远的乡镇、村庄,对它们的监管较难,存在很多食品安全隐患。
此次甘肃出台规定,全省所有校园及周边200米范围内,禁止销售“辣条”,正是认识到了这种“五毛食品”的危害性,是出于保护广大学生的目的。不过,这样的“禁令”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设定为学校及周边200米范围内不让卖“辣条”,那些商店、摊贩如果在“210米外”卖,照样会有学生前去购买。另外,“辣条”的问题,不仅在销售端,而在生产端,那些黑心作坊才是罪魁祸首。
“辣条禁令”迈出了治理问题小食品的重要一步,但也不能止步于此,要能“标本兼治”。除了“辣条禁令”,更需要加大力度整治小食品,比如取缔问题作坊,加强对食品企业的日常监管,对那些廉价问题食品要从生产源头与流通环节都做到“全过程监管”,最终让“辣条”等问题食品不再危害学生食品安全。
新闻推荐
督查组详细核查各医疗卫生机构食品安全基础保障工作。本报记者张洲摄本报讯(记者康振华)为进一步提高高栏港区基层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