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9月26日,一个试图通过西班牙小镇布港偷渡到美国的德籍犹太人学者被西班牙警察抓获,等待他的命运,将是先被逮捕、最终被转送到德国纳粹集中营。这位学者身心俱疲,服用大量吗啡自杀身亡。这位学者,就是日后被公认为“欧洲最后一位知识分子”的哲学家本雅明。
本雅明是他所处时代的异数,生前颠沛流离,死后声名鹊起。爱尔兰学者理查德·卡尼这样形容本雅明:“他既是诗人神学家,又是历史唯物主义者;既是形而上学的语言学家,又是献身政治的游荡者……在纳粹德国,他是一个犹太人;在莫斯科,他是一个神秘主义者;在欢乐的巴黎,他是一个冷静的德国人。他永远没有家园,没有祖国,甚至没有职业……作为文人,学术界不承认他是他们中的一员,但他所写的一切却最终成为一种独特的东西。”
本雅明在《柏林纪事》中写道:“我一生三个最大的愿望中,第一个就是对遥远的并且是长途旅行的渴望。”本雅明生命里大部分时间都在游走,但,是一种不确定的游走,是一种流亡。
本雅明是孤独的,在生活中几乎找不到可以倾诉的对象,他的哲学理论也不被当时的人所理解,没有几家出版社愿意出版他的书。纳粹的法西斯倾向越来越明显。犹太人本雅明预见到自己的悲惨命运,1933年3月,他离开祖国,踏上了流亡之路。
本雅明流亡到巴黎,生活了几年,但1939年5月26日被驱逐出境,惹祸的是他1936年发表在《世界》上的《巴黎信札》,文章中丝毫没有掩饰他的反纳粹倾向:“在纳粹统治下的文化领域,不过是不称职者和低等人物的操练场”……引起纳粹分子的强烈不满,便通过外交途径对他进行驱逐。
到哪里去呢?本雅明打算去美国,但因种种原因没能成行。他又打算越过西班牙边境偷渡到美国。1940年9月26日拂晓,他与另外两人一起翻越比利牛斯山,到达西班牙滨海小镇布港,被西班牙警察截住。他们拿出签证,却被告知西班牙政府有令,所有从法国来的难民都必须立即遣送回国!本雅明彻底绝望了,当晚,服下大量吗啡后,这个痛苦的、游荡的灵魂终于不用再流浪了。
本雅明的《德国悲剧的起源》曾被法兰克福大学学者否决,他们评介其“如一片泥淖,令人不知所云”。如今此书成为20世纪文学批评经典,“被理解”需要一个过程,这过程也许很漫长,但那一天终会来到。作为“欧洲最后一位知识分子”,本雅明给我们留下的不只是作品,而是一个由作品构成的人生,一个致力于写作、批评和实验的人生。
新闻推荐
瓜伊多新华社发委内瑞拉总审计长埃尔维斯·阿莫罗索28日宣布,禁止国民议会主席胡安·瓜伊多15年内担任国家公职,缘由是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