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论坛
近日,北京青年报记者在通州、朝阳、西城、丰台等区暗访时发现,全日制“读经班”依然存在,混班教学、放弃“数理化”等学科知识、授课教师无资质等现象依旧没有消除。调查显示,这些读经班多隐蔽在郊区别墅、居民楼里办学(《北京青年报》4月9日)。
教育部前不久印发通知,明确将社会培训机构以“国学班”“读经班”“私塾”等形式替代义务教育的行为列为非法办学行为,同时指出,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或造成辍学,情节严重或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这明显是针对近些年私塾式教育乱象的禁令。
应该说,以现代学校为构架的国民教育体系,无论是从权益的保障、资源的分配、学科的设置,还是效果的评价等方面,都是最优的教育模式。此外,围绕着学校架构的教育,建立起了系统的学历、技能认证体系以及人才录用制度,游离在正常教育体系之外的人,未来必将面临更狭窄的发展空间。
从保障孩子权益的角度来看,盲目复古的私塾教育模式与时代严重脱节,应当被禁止。不过,值得关注的是,这种脱离了现实的教育却得到一些家长的青睐,尽管受到明令禁止,仍然不乏家长追捧。这一怪象值得深思。
事实上,这些年来,推崇私塾式教育的思潮一直都存在。比如,曾有报道说,武汉有7对父母将孩子带到农村自办教育,过起了“世外桃源”的生活。也曾有数据显示,我国约有1.8万学生“逃离”学校,选择“在家上学”,这其中就包括“读经班”之类的受教育模式。当然,这些只是“小众”的选择,却也折射出人们对现行教育的不满:孩子学习压力大,不快乐。
这些,都源于当前学校人文教育的缺失,也无形中放大了国学教育之类的特色。的确,国学不乏经典和优秀的传统文化,但是也要看到,通过学国学、学经典来修炼“内功”,与传统教育模式的“回归”是两码事。对此,一些家长或许是看到问题的一面而走了极端,但对于一些商家来说,可能就是片面迎合家长心理需求,甚至是挖坑谋财的噱头。这些从近些年种种国学热的乱象中都可以看到影子。
非法的“读经班”必须被禁止,但其受青睐背后原因,应当被重视。之于教育,科学与人文不可偏废;而之于传承,传统与现代不应割裂。如此,针对这一现象,还应当最终回归教育本身来加以完善,让教育更注重人的素质、心灵与人文情怀的培养,在科学工具化教育与人文精神化教育之间,兼顾平衡,将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有针对性列入教育的版图形成体系,同时,在教育去功利化方面也应有更多的举措。
◎房清江 公务员
新闻推荐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办理“套路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为持续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