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国内 有趣社会 今日国际 白话体育
新岭南 > 热点 > 有趣社会 > 正文

莫为“打赏”乱心智

来源:珠海特区报 2019-05-10 06:21   http://www.kcqsx.com/


□易艳刚

最近在网络刷屏的“南京应用技术学校学籍风波”,因“南京发布”7日晚间的最新通报出现转折。通报证实该校涉嫌违规招生和办学,但也提到两名在微信公号恶意捏造、散布谣言的网民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据该二人交待,他们捏造谣言是为了在网上蹭热点、求打赏牟利,文章发表后已获利3.2万余元。

“女生被学校活活打死”“家长被警察打晕在地”“保安持枪与学生发生冲突”……据微信公号“福建共青团”考证,这些曾让围观者“怒转”的信息,捏造者疑为某个已注销的知名自媒体签约作者。

如此“反转”,让公众再次见识了“网络打赏经济”之乱。网络打赏是网民与内容创作者互动的重要方式。如果运用得当,它将让内容创作者的劳动得到认可,进而促进优质内容的生产。2017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微信用户打赏比例高达59%,有14.3%的自媒体收入来自网络打赏;微博、抖音、美篇及各大热门直播平台,也都推出了打赏机制,很多人因此获得丰厚的报酬。

但近些年,有些心术不正之人动了靠造假、打擦边球等“歪手段”获得打赏牟利的歪心思。有人将“骗打赏”当作一种盈利模式,故意“语不惊人死不休”,甚至胡乱编故事、捏造谣言——2016年“罗尔诈捐事件”中,几篇文章的打赏金额高达250万余元;还有人为引诱打赏,在直播中打“软色情”的擦边球,“早孕女孩直播”等乱象层出不穷。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谣言原本就比辟谣信息更易于传播,进入“后真相时代”,要想消除谣言的负面影响更是难上加难。“南京应用技术学校学籍风波”再次表明,一些人为获得打赏而不择手段,肆意煽动社会情绪,捏造耸人听闻的谣言,既会造成社会资源浪费、撕裂社会信任,也会让网络空间变得乌烟瘴气。

面对各种“求打赏”行为,呼吁网民保持理性判断很重要。但是,在网络用户低龄化的当下,各个网络平台对打赏行为也负有重要的引导责任。大数据时代,要想发现可疑的打赏行为并非难事。如果为了所谓的人气、活跃度,对不合规、违反公序良俗的“求打赏”行为视而不见,最终将在社会上形成消极示范,让年轻人误入歧途。

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

新闻推荐

新版20元渔夫脱单了? 你想太多了,只是鱼篓和鸬鹚的合影

中国人民银行定于8月30日起发行2019年版第五套人民币50元、20元、10元、1元纸币和1元、5角、1角硬币。新的人民币保留原...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 莫为“打赏”乱心智)


 
频道推荐
  • 四川凉山火灾引关注 4月份是森林草原火灾高发期
  • 趣闻 再大的黑洞也比不过网友的脑洞!关于黑洞,最好玩的都在这
  • 讲道理没用?不!她坐上引擎盖后, 讲的全是道理…… 最新进展:奔驰女车主已和4S店和解
  • 直击当代婚恋痛点 《如影随心》明日上映
  • 单脚站立的火烈鸟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