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为民
咸宁市5月在全市养老机构集中开展防范非法集资等金融风险宣传月活动,向老年人宣传非法集资等金融犯罪的特征、主要表现形式、常用手段及参与非法集资等应承担的法律后果等,维护全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合法权益。(5月22日《香城都市报》)
非法集资犯罪属于典型的涉众型经济犯罪,具有涉案金额大,受害人数多,作案周期长等特点,多数案件案发后大部分集资款已被挥霍、转移、隐匿,资金返还率低,集资群众损失惨重。其典型手段有:假冒银行型、虚构担保型、境外投资型、假借养老型、收藏投资型和网络投资型等。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庞大的“银发市场”吸引着越来越多市场力量参与。然而,一些不法分子也趁机盯上了老年人的“钱袋子”,通过高端养老、高息理财、收藏“神话”等噱头,从老人口袋变着法子“掏钱”。部分地方涉老的非法集资案连年高发,且涉案金额动辄上亿元,涉及数千人,不少老人被骗得血本无归。
从非法集资案的被骗对象来看,其中不乏一些离退休的教授、工程师和公务员等,这些高智商人群纷纷被骗,值得深思。首先,被骗老人普遍有闲有钱,但精神生活比较空虚,很容易被不法分子的“情感炮弹”所击中,从而落入圈套。其次,一部分老人被骗子的高额利息、投资“蓝图”所引诱,不加以慎重选择,最终为自己的盲目投资付出了高昂的学费。另外,有一些老人是在自己的亲朋好友介绍下“投资”的,他们对熟人则过于轻信。还有许多老人看到一些明星和知名人士,以及当地的著名节目主持人在为项目代言,就轻易地相信这个项目不会错,缺乏自己的独立判断和理性思考。
因此,老年人要想不被不法分子所骗,关键是要多观察、多思考。一是要看经营者证照是否齐全,是否取得金融监管部门(一行两会、金融办等部门)的批准文书,理财产品是否在其批准的经营范围内,资金投向领域是否安全可靠等。二是要考虑自己是否真正了解该产品及市场行情,该理财产品或投资项目是否符合市场经营规律,自身经济实力是否具备抗风险能力等。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不要有一夜暴富,或是天上掉馅饼的不切实际想法,遇事还是要与子女多商量。
总之,我们要像重视电信诈骗那样,多关注非法集资对老年人的危害性。在老年人群中加强宣传教育的同时,也要对那些犯罪分子加大打击力度。由于非法集资案涉及多个部门,因此更需要职能部门提高监管水平,严格执法,积极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新闻推荐
贵州贞丰翻船事故已致10人亡8人失联 包括船主在内已有11人获救
据新华社电记者从现场救援指挥部获悉,截至24日14时,贵州省贞丰县船只侧翻事故已造成10人死亡,仍有8人失联。包括船主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