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记者刘威魁报道11月24日,据媒体报道,腾讯控股正对水滴追加大约1.5亿美元投资,水滴已于8月份融资了2.3亿美元,该公司正考虑IPO,目标估值约为40亿美元。消息称,水滴将利用这笔投资来扩大自己在线平台和支持技术开发。
其实在今年7月份,就已有媒体爆出“水滴考虑以40亿-60亿美元的估值IPO”,当时,水滴公开回应称“并没有明确的IPO计划”。时隔4个月后,上市的消息再次传出,新快报记者就上述消息向水滴公司相关负责人求证,该人士此次回应称:不予置评。
实际上,市场对水滴一直争议不断,公益和商业的冲突可以说水滴发展中最大的矛盾,信任危机也是其规模发展中最大的隐患。
根据水滴公司公开的数据,自成立至今年7月底,水滴公司的筹款金额已经达到了320亿元,其发生捐款的人数已超过3.3亿人次,共计超过了10亿人次的捐赠。“水滴公司已经是一个人人皆知的朋友圈现象级产物。一名业内人士指出,这也是为何在水滴连续多轮的融资中,腾讯一直形影不离支持的原因。
“个人大病筹款和互助业务,都是用来教育和获取互联网保险用户的场景和工具,其迎合了消费者想要保障却又不想花钱或不想多花钱的心理,从源头破解了获客难的问题。”一名不愿具名的保险人士分析指出,“筹款+互助+保险”的模式,顺理成章解决了平台流量变现的问题,这也不难理解为何“公益”平台的员工会因“扫楼”而起争执,线下员工管理难题又为何迟迟得不到妥善解决。
在乱象频繁发生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公众对网络众筹平台的信任危机,线下运营漏洞难补也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复旦大学张江研究院教授、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文君建议,行业协会应做好行业自律规范,把商业行为和公益行为作界定划分,另外还需要加速立法,保证信息透明,让求助者和志愿者的权益得到充分的保护。
新闻推荐
9月初,青年们怀揣着从军报国的理想,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走进军营,转眼已是深秋。离开家庭,离开学校,他们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