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太生
一
霜天,霜色迷蒙的天宇。
这时候的山河草木,经过霜染之后,一半黄,一半青,就如同大地的起伏,一半山岳,一半河流。
少年的青桐树,是站在一处老院子里的。青桐,不同于法国梧桐,树干青且直,是草木中的“土著”。霜蚀过的青桐,簌簌的树叶下面,掩着圆硬的青桐果,轮廓毛边的青桐黄叶,再经过阳光的过滤,手捏即破。
菊花初绽时的霜,又叫“菊花霜”。苏东坡诗云:“千树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只是现在菊花都搬到室内观赏,霜染的须瓣见得不多了。我在黄山附近的山野,见到几丛野雏菊,秋霜凝结在菊叶上,寥寥数笔的写意风格,画过一个季节的疏疏痕迹。
老柿子树上的红柿子没几颗了,零星的叶子缀在枝上。父亲的柿子树,还是前几年,别人拆迁时丢下的,父亲小心地把它移栽在楼下的花圃里。老柿树挂果了,冷风中的红柿子,老熟、清冽,早已没有了三四月里的娇嫩青涩。“菊花霜”染过的草木,有菊的香味吗?我吃过一颗霜打的红柿子,是自然的熟与甜。
那棵千年银杏树上的金黄树叶,经过霜打,上面满是阳光的纹路。一阵西风劲吹,满世界翻飞的叶蝶。这一片扑朔迷离的金色,人立树下,宛若进入童话世界。叶落地上,轻盈无声,脚踩在上面,沙沙作响。
朦胧的霜花,印在植物草叶上,几株老玉米烂在地里。霜打过的老玉米秆,有岁月的肃穆、沉静。曾经胞浆即破的嫩玉米,渐渐蒸脱去水分,风干成一颗颗,硬如粒石、有着浮雕手感的老玉米。我觉得,老玉米有禅,静谧地长在山野谷地,一粒一粒地排列在玉米棒上。玉米也长胡须,淡黄的胡须、缨红的胡须。玉米是雄性的谷物,美髯飘拂,像植物世界里的老僧。
霜打的青菜,愈发碧绿。寒冷的早晨,叶子上有一层薄薄的细晶粒。此时,田畴已然沉寂,高秆的植物,没几株了,一垄青菜,依然吐露生机。田垄边,两只竹箩筐,码着刚摘下的菜。青碧叶子,那若有若无的霜,簿簿施了一层粉黛。
稻子收割后,散落下的稻草,遗留在稻田里,通体泛着金黄。干爽的稻草上沾一层淡淡的霜,几只麻雀在霜草上留下爪印子。稻草人,显然是按照一个人的意思设计的。稻草人头顶上有那个人的破帽子,穿着那个人的旧衣衫,留有那个人的汗味和体温。
霜,是一个敏感的物象。驿旅上,一个离家在外的人,无意中瞥见窗外植物草叶上的瑟瑟寒意,心底里的乡愁便会弥散开来,就像我这样的中年人,一想到唐诗里,板桥上有霜,会变得多愁善感。
苏州城外的寒山寺,可以看中国最著名的人间霜月天。枫桥边,江枫渔火,月落乌啼,一个人流浪诗人在寒冷夜晚,孤独难眠。其实,若干年前,我去过姑苏,游罢观前街、沧浪亭,唯独没有去寒山寺。少年心中是满满的阳光,怎么会想到有霜的地方?
一个从深秋清晨走来的人,凉风中,他这是挑着一担菜到集市去卖,头发、眉毛和胡须上,染上浓重的霜色。
霜天草木状,对应着人间的俗世表情。一个人的衣裳和神态有霜,说明他是个外表凝练,内心有沧桑故事的人。
薄薄的青霜,轻轻落在一枚金黄的梧桐树叶上,叶片印上一枚清晰的六角霜花。寒霜凝结在穰草上,如果有人去草垛搬草,穰草一动,窸窸窣窣,霜花顷刻间,破碎而散。
二
暖红,顾名思义,是暖暖的红。
大冷天,三二个人围炉小酌,红泥小炉中,炭火忽明忽暗,是一炉子暖红;儿时在乡下,风箱土灶下烤红薯,柴火灰堆的火光,忽隐忽现,映照脸庞,呈现的也是暖红。
暖红有人间的暖,温暖的红。清代吴乔《围炉诗话》里说,“围炉取暖,啖爆栗,烹苦茶,笑言飙举,无复畛畦”,飘逸朴素的烟火味。
暖红是暖的,只有在冬天,人像旷野上的一棵烟树,饱吸寒气,才能深刻体会得到,那是一种心里的感受,氛围和色彩,融入特定的温度、情境之中。
腹中饥,才知身上寒。深秋,我和朋友到山中采风,苍凉的风驱散胸口的温热,冻得直打哆嗦,黎明时在一农家用餐,一碗热腾腾的稀饭,一碟腌制的山辣椒,一见到红辣椒,我就认定它是暖红,暖暖的红。那次在山顶,拍山下粉墙黛瓦的古村落,随着日出东方,远山轮廓渐渐泛红,天青色的冷色调中,羼入一点点暖红。
暖红在山里,黄叶凋落时才显得好看。冷风中,一丁弯弯的红辣椒,艳丽的红,是暖红。乡人把一串串红辣椒,挂在窗棂、屋檐之下,房舍之间便有温暖的,一屋子的栩栩生动。那户人家屋坪前,晾晒一竹匾的红辣椒,连同那棵乌桕树的黄叶背景,恨不得伸出手来,抓一匾子的暖红。
冷冬闲适,泡一杯红茶,坐在太阳底下翻书,手握一杯暖红。红茶沉稳,泼泼汤色,一股涓涓的暖,滋润咽喉,直抵五脏六腑。
曹雪芹偏爱暖红,以暖红喻美人。《红楼梦》里的众佳人,缤纷衣饰,穿暖红。第49回稻香村聚会议诗,服饰简直是一场暖红秀。只见黛玉外面“罩了一件大红羽纱面白狐狸里的鹤氅”,湘云“黄片金里大红猩猩毡昭君套”,迎春、探春、惜春三姐妹是“一色大红猩猩毡与羽毛缎斗篷”。美人聚会是暖的,冬日读红楼,纸页间一片暖红。
冰雪天,园林水池里慢慢升浮的锦鲤也是暖红。此刻,草木凋零,一片从水底缓缓上升的红色影子,给人一种视觉抚慰和心理暗示。
此外,老梧桐黄叶凋落最后一片树叶时,婑灌木里,暖红正艳,天竺子一簇一簇圆溜溜的红果儿,看得人心里暖暖的。某天,我在公园散步,密密低婑的灌木丛间有成千上万只鸟儿叽叽喳喳,走近一看,是火棘,成了寒鸟的美食。这些密密麻麻的圆果儿,不知什么时候,从冬天的缝隙里钻出来的,点缀萧瑟霜天的一点点暖红。
经历寒冷的人,才会懂得并欣赏暖红。那是冬天的温度、食物和色彩,圆润搭配,结合而成的一种感觉与视觉之美。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厚街交警、公安、交通等部门联合开展道路运输市场整治行动,为即将到来的春运创造安全便捷的道路交通环境。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