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疫苗的问世,让消除宫颈癌成为可能。但目前我国HPV疫苗接种率约5%,其中9-14岁少女的接种率更是不到1%。1月是“宫颈癌关注月”。近日,在“消除宫颈癌,健康中国在行动”科普巡讲启动会上,多位专家谈及HPV疫苗接种现状时认为,从地方突破试行免费接种或将成为提高HPV疫苗接种率的有效路径。
宫颈癌发病呈现年轻化
世界卫生组织2020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60万人患上宫颈癌,34万女性因此死亡。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卫学院乔友林教授介绍,我国每年有超过11万例宫颈癌新发病例,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现上升趋势,同时发病年龄出现年轻化趋势。
宫颈癌是目前唯一病因明确的癌症,与HPV(人乳头状瘤病毒)的持续感染密切相关。随着HPV疫苗的问世,消除宫颈癌被提上日程。2020年11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启动《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提出到2030年实现下列目标:90%的女孩在15岁之前完成人乳头状瘤病毒疫苗接种;70%的妇女在35-45岁之前接受高效检测方法筛查;90%确诊宫颈疾病的妇女得到治疗。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前首席专家、国家卫健委新冠防控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曾光教授介绍,“HPV疫苗的诞生,让宫颈癌有望成为人类第一个可以全面消除的恶性肿瘤。我国目前的宫颈癌防控已经逐渐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专家支持、社会参与的模式,但消除宫颈癌任重道远。”
“目前我国HPV接种率在5%左右,其中9-14岁少女的接种率不到1%。为何出现这种反差,主要跟家长们不了解HPV感染、不清楚疫苗接种重要性有关。”曾光教授同时提到,HPV疫苗保护性能否持续终身,能否早日纳入国家计划免疫,是HPV疫苗接种提高的两大关键因素。
曾光教授同时提到,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为了避免意外耦合事件,接种HPV疫苗和新冠肺炎疫苗最好错开两周,以保证安全性。
地方试水将HPV疫苗纳入计划免疫
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高级项目官杜珩博士表示,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宫颈癌发病率几乎是高收入国家的两倍,死亡率是高收入国家的三倍,虽然行之有效且具有成本效益的宫颈癌消除措施早已问世,但在全球宫颈癌疾病负担最重的广大地区仍未得到实施。据悉,近年来,盖茨基金会一直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紧密合作,推动HPV疫苗在中低收入国家的可及性。在国际多边合作的努力下,HPV疫苗已经在全球110个国家进入了国家免疫规划。
世界公共卫生联盟执委、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梁晓峰教授指出:“我国宫颈癌的发病和死亡率几乎占全球的五分之一,疾病危害和负担对家庭幸福和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虽然国家层面尚未将HPV疫苗纳入免疫规划,但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出现了“先行者”,可以预见,未来国内HPV疫苗普及率将会不断提高。
据介绍,从2020年8月开始为准格尔旗近万名13-18岁女性接种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正式将HPV疫苗纳入了当地政府免疫规划,从2021年1月起持有市户籍的所有适龄女孩可以免费接种。这一模式随后也被厦门等地效仿推广。
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主要原因,60%-80%的有性生活的女性一生中都会被HPV感染。同时数据显示:过去的30年间,我国≤35岁年轻女性在宫颈癌患者中所占比例逐年上升。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妇儿部部长兼任妇产科主任廖秦平教授强调,“近年来宫颈癌发病的年轻化趋势,已成为宫颈癌防治工作面临的新挑战。除了小年龄段女性,成年女性也需及早接种,避免HPV感染及癌变”。但当下,疫苗接种意识提高,对疫苗成分与保护力认识不足的情况仍导致部分女性犹豫是否进行接种。对此,廖教授解释,疫苗的主要成分包括抗原和佐剂,其中创新佐剂能够提高和延长人体对疫苗的免疫反应,最终达到对宫颈癌等疾病保护的目的。除了接种HPV疫苗和定期接受筛查外,女性还应及时对生殖道感染性疾病进行治疗,维持健康的阴道环境,增强对病原体的抵抗力。
南方日报记者严慧芳
新闻推荐
“套路贷”是不法分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假借民间借贷之名,诱使或迫使被害人签订“借贷”或变相“借贷”“抵押”“担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