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国内 有趣社会 今日国际 白话体育
新岭南 > 热点 > 有趣社会 > 正文

春联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发展变化

来源:茂名晚报 2021-02-02 08:17   http://www.kcqsx.com/


俗话说:“贴春联,过大年。”家家户户贴上大红的春联,既为节日增添了喜庆气氛,又描绘了人民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愿望。正如余亚飞《迎新岁》诗云:“喜气临门红色妍,家家户户贴春联;旧年辞别迎新岁,时序车轮总向前。”春节贴春联这一古老的民俗经历了几千年的沧桑变化。

关于春联早期的记录

第一次在桃符上书写对联是五代时期。五代后蜀每到除岁,诸宫门各给桃符一对,一般都是上题“元、亨、利、贞”四个字。后蜀主孟昶好学能文,喜欢儒家经典。后蜀有个学士叫辛寅逊,曾任司门郎中、翰林学士、简州刺史等职。964年春节,孟昶令辛寅逊在桃符上题写联语,可是孟昶没有看中,就自己题写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被认为是中国的第一副春联。

而中国世界纪录协会收录的世界最早的春联是:“三阳始布,四序初开。”这副春联记载在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上,该遗书记录了12副在岁日、立春日所写的春联,该联排在第一,撰联人为唐人刘丘子,作于开元十一年(723),比孟昶的题联早240多年。

在南京,有“中国楹联第一人”的故事。彭城(今徐州)人刘孝绰(481—539年),本名冉,小字阿士,七岁能文,素有“彭城才子”之称。他的舅舅中书侍郎王融十分赏识他,曾经说:“天下文章,若无我当归阿士。”梁武帝很器重刘孝绰的才气,把他招到建康(南京)当官,任尚书水部郎。有一次,他侍帝宴,席间赋诗七首,梁武帝大为赞赏,升他为秘书丞。但是刘孝绰恃才傲物,盛气凌人,凡有不合自己心意的人或事,便极力挖苦、诋毁。后来被弹劾罢官。有一年过春节,刘孝绰为了不被别人打扰,就写了一副“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的门联悬挂在大门上,以示不满。此事发生在525年,比孟昶桃符题联早了430多年。

到了宋代,在桃符上书写联语比较盛行。陆游《己酉元日》诗云:“桃符呵笔写,椒酒过花斟。”王迈《除夕》诗曰:“天子未知工草赋,邻人或倩写桃符。”在市场上也有人摆摊设点出售桃符。宋人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十二月》载:“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桃板、桃符,及财门钝驴,回头鹿马,天行帖子。”

朱元璋促春联流行

春联书写在红纸上始于明代。潘宗鼎的《金陵岁时记》记载:“元旦,千门万户更易春联,以朱砂染笺,佳者谓之万年红。其制自明初始。”

之所以写在红纸上,是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代表喜庆热烈、吉利祥和。而其推手就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陈云瞻的《簪云楼杂记》说:“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朱元璋虽然学历不高,但是很喜爱传统文化,他不仅下旨要求家家户户张贴春联,而且还微服上街巡视,观赏娱乐。他看到千家万户的大门上张贴着红彤彤的春联,大街小巷充满着喜庆的氛围,再一看大多是歌颂皇上圣明、期盼风调雨顺的内容,非常满意。可是当他走到小巷深处的一家时,大门上却没有贴春联,心中顿时不爽。随从上前询问原因,方知这家原来是阉猪的,大老粗,自己不会写,街坊邻居又嫌其晦气,不愿代劳。朱元璋知道后,转怒为喜,于是命人取来笔墨纸砚,略加思考,当即写了一副春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斩断是非根。”此联写得非常工整,内容也符合主人的职业,虽然写的是阉猪之事,但却又无不雅之词。第二天,朱元璋再次上街巡视,专门到这家查看,却发现春联仍然没有贴出来,他不禁勃然大怒,推门而入,大声责问。这家主人吓得胆战心惊,小心翼翼地说:您走后有人告诉我这是皇帝的亲笔御书,不敢轻易地张贴在大门上,一是怕风吹雨淋,二是怕被人揭走。这可是皇帝赐给我家的洪福啊!我把它挂在堂屋的正中,天天焚香供奉,期盼皇上保佑我们全家吉祥如意。朱元璋听完主人的陈述,心中大喜,当场赐予这家50两白银。

朱元璋还经常为大臣们题写春联。《金陵琐事》记载,他为功臣徐达写过两副对联,其一是:“始余起兵于濠上,先崇捧日之心;逮兹定鼎于江南,遂作擎天之柱。”另一副为:“破虏平蛮,功贯古今第一人;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这两副春联高度概括了徐达一生。徐达为濠州人,跟随朱元璋起义,南征北战,屡立战功,为推翻元朝统治,建立大明王朝立下了不朽功勋。官至征虏大将军、中书右丞相等。曾任山东学政的梅殷天性恭谨,文武双全,很受朱元璋赏识,于是招为驸马,将次女宁国公主下嫁与他。朱元璋为其御书春联赐之:“人间尘俗不到处,阙下恩荣第一家。”谋士陶安精通经史,尤长于《易》,为朱元璋出谋划策,运筹帷幄,对明朝建立之初的典章制度建设有重要贡献。朱元璋也给他赐了一副春联:“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

春联成为“文化产业”

由于明太祖的大力倡导,南京春节贴春联蔚然成风,一个新兴的“文化产业”──写春联卖春联在南京蓬勃发展,一些文人在春节来临之际,纷纷走上街头市场,摆摊设点,现写现卖。

《金陵岁时记》记载:“明时街市必有廊,以避御驾。而贸易者麇集于廊,如黑廊、书铺廊、明瓦廊、珠宝廊这类,至今犹沿名称。”“廊”成了热闹的商业场所。明初,南京水西门大街有一家撰写春联的专业户──孟家寿字馆,每当春节来临,到这里求写春联的市民络绎不绝。孟家的书法风格独特,自成一体,俗称“廊上字体”。每逢大考之年,文武乡榜,也都请孟家书写。当时春节最时兴孟家书写“鸿禧”二字贴于照壁,“国恩家庆,人寿年丰”贴于门户。江阴的诗人金武祥的《陶庐续忆》有咏春联诗曰:“人寿年丰鼓腹嬉,国恩家庆迓鸿禧,升平景象民安乐,尽说乾嘉极盛时。”

到了清代,贴春联已成为人们辞旧迎新的著名民俗,春联的形式种类和文学艺术都有了进一步发展,如门心、横批、框对、斗斤、春条,等等。《燕京岁时记》记载:“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或用朱笺,或用红纸,惟内廷及宗室王公等例用白纸,缘以红边蓝边,非宗室者不得擅用。”清宫里的春联是用墨笔写在白纸或白绢上,再制作好边框装饰。这是因为满族人是游牧民族,冬天在山里打猎时,红色是生肉的颜色,容易受到野兽的攻击,他们认为是不吉利的颜色。为了伪装,猎手都是穿白色衣服,不易被野兽发现。满族入关后一直到乾隆时期,满族平民的春联才渐渐变成红色的,但也用所在旗的颜色镶边,而宫廷和王室的春联一直是白的。

新中国成立后,春联这个古老民俗形式赋予了新的内容,在社会主义文化百花园里绽开万紫千红的花朵,吐出新的芳香。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了丰富多彩,又富有时代精神的春联,更加绚丽多姿。

(据《天津日报》郑学富/文)

新闻推荐

西安雁塔恒通村镇银行开业次年:副行长违法放贷300余万元

客户经理未把好贷款审核第一关,副行长也跟着遭殃。近日,裁判文书网披露(2020)陕01刑终705号判决书,西安雁塔恒通村镇银行原...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春联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发展变化)


 
频道推荐
  • 四川凉山火灾引关注 4月份是森林草原火灾高发期
  • 趣闻 再大的黑洞也比不过网友的脑洞!关于黑洞,最好玩的都在这
  • 讲道理没用?不!她坐上引擎盖后, 讲的全是道理…… 最新进展:奔驰女车主已和4S店和解
  • 直击当代婚恋痛点 《如影随心》明日上映
  • 单脚站立的火烈鸟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