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女性能顶半边天,这句话放在如今的楼市也同样可行。记者从贝壳珠中江公司获悉,本月初,贝壳研究院发布了《女性居住现状调查报告(2021年)》(以下简称“《报告》”),从女性住房消费现状、住房消费态度、住房消费需求等维度进行调研,洞察了女性群体在住房消费方面的独有特征。
记者 梁展宏
置业话语权越发提升:女性购房占比一路走高
随着“她经济”崛起,无论单身女青年,还是已婚女主人,女性在购房时都拥有了更多主动权。本次《报告》显示,全国30个重点城市整体女性购房占比从2017年45.60%到2020年47.54%,呈现逐年提升的趋势。
《报告》指出,24岁以下、25岁至29岁两个年龄段的女性,正成为房地产增量市场的主要贡献力量。根据贝壳研究院调查,2020年,24岁以下、25岁至29岁女性购房客群占比为45.21%和48.99%,较2017年分别提升6.58个百分点和6.22个百分点,增速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女性。
更广泛、更高质量地参与经济活动,促使女性经济能力增强,加之家庭结构趋于少子化,客观上为购房更大程度地提供经济支持,推动女性房产购置比例走高。根据调查,持有房产的女性群体收入高于未持有住房的女性。在受访女性中,未持有房产的女性中63.02%月收入在6000元以下,而持有房产的女性中月收入在6000元以下的占比不足三成。
拥有主动权的同时,女性面对房产这一家庭核心资产,也拥有了更多话语权。《报告》指出,超过六成拥有房产的女性受访者表示在购房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有趣的是,学历越高,发言权越大,66.04%的女硕士或博士称自己能对购房起决定性作用,远超过高中及以下学历女性45.31%的占比。
伴随着主动权和话语权的共同提升,女性置业需求也愈来愈被重视。调查显示,交通设施配套是女性买房的首要考虑因素,超市、商场、学校、医院等也为女性所看重。对理想居住空间,女性追求享受和实用一体,约71%的女性想拥有“洒满阳光的阳台”,近60%的女性希望有“零噪音卧室和电器配齐的厨房”。
“男女双方共同出资”成主流态度:过半女性希望月供在收入的30%以内
作为个人乃至家庭的大宗消费,置业对大部分人来说一直存在巨大压力,往往需要“多个荷包”共同贡献力量。贝壳研究院调查结果显示,在受访女性群体中,37.49%的女性通过“和男方共同购买”拥有首套住房,31.9%的女性买第一套房需要“靠父母资助”。
其中,越年轻的女性所需父母的资助越多,独立实现置业梦女性比例随年龄成正向增长。譬如,20岁至25岁需父母资助买房的占比高达57.54%,超出40岁以上近41个百分点。不仅如此,独生女依靠父母资助更多,首套住房靠父母资助比例高出非独生女12.45个百分点。
《报告》还指出,“双方共同出资”成为女性置业主流态度,有58.03%的女性认可双方共同完成首付。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学历越高的女性受访者群体中,认为“婚房首付款应该男方出”的比例越低。尤其在越年轻的女性群体中,认为“应该双方共同出资”的比例越高。
首付之后,月供也是压在部分女性身上的大山。《报告》显示,过半女性受访者对月供的承受能力在收入的30%以内。男性对月供压力上的忍耐力明显高于女性,20.76%的男性可以承受月供占收入的五成至七成,7.58%的男性可以承受月供占收入的七成以上,而女性对这两项的选择占比分别为9.18%和4.14%。
新闻推荐
新华社香港3月9日电正在北京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将就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作出决定。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