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辰
“首先让孩子们知道,除了老师和家长外,这个社会有人在关注他们,也有很多社会资源在关照他们。”
全国政协委员白岩松指出,九成大学生毕业于非双一流学校,这些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基石,然而大量优质教育资源集中于名校。他以亲身经历举例,在名校广告栏上的讲座嘉宾,普通高校多年都请不到。2018年,白岩松也在全国两会上提交建议,不能光提双一流高校,也要关注非名校。
这则建议让不少年轻人备感温暖。相较于名校学生,非名校学生的数量更为庞大。教育部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005所,包括普通高等学校2740所,成人高等学校265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95%都是非双一流学校。如此庞大的非名校学生群体,却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称他们“未来中国建设的基石”并不为过。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教育公平上迈出更大步伐,更好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高校招生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倾斜力度,努力让广大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这些举措的主要目的,就是促使资源均衡,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显然,白岩松的建议正是教育公平的着力点之一。
当然也要看到,教育公平是机会公平,不是结果平均。不能只看到关注非名校学生的呼吁,忽略了前提条件。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如果因为种种原因错失良机,导致结果差异,而后将其归因于其他外部因素,对努力的人也是一种不公平。要从清华学生骑自行车还看书一例中看到,自身努力才能抓住机会,进而拥有更多机遇、更多资源。
尤其在学业方面,自身努力极其重要。《送东阳马生序》中,寒门学子“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终能“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而太学生即便“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仍有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可见,客观条件差异不是决定性因素,更何况互联网大大降低了知识学习的门槛,有效促进了教育资源流通,为有志者学习更多知识、掌握更多技能提供了便利。
人生的路很长,未来有无限种可能,努力奔跑就不会迷茫。提倡关注非名校学生当然很重要,但自身努力同样不可忽视。从白岩松的建议中,我们应该读出更多的意味。
新闻推荐
“共享账号售Steam上正版游戏”腾讯网游加速器致歉:退玩家费用
腾讯网游加速器的“道具商城”销售《鬼谷八荒》“离线版”。腾讯网游加速器致歉。南都讯记者程洋3月7日,腾讯网游加速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