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的父亲。
父母与孙辈们。(摄于1991年) (作者供图)
◎陈燕梅
第一次看到父亲年轻时的相片,是我十六岁那年,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对爱情充满了憧憬。那天我和姐姐在整理房间时无意中看到一本相册,便好奇地翻看起来,第一页就是一张4寸的黑白相片,相片上是一个英俊的小伙子,身着中山装,国字脸,浓眉大眼,一脸英气,很像电影里的战斗英雄。我不由自主地说:“哇,这是谁呀,真帅。”姐姐走过来一看说:“是爸爸呀,这是他年轻时的相片。”我吃惊地说:“原来爸爸那么帅的,一定有许多女孩子喜欢吧,他怎么会跟妈妈结婚?”打我记事起,我就觉得爸妈不相配,爸爸高大威猛,又是粮所所长,妈妈是一个家庭妇女,穿着土里土气的。姐姐一边把相册翻到最后一页,一边指着一张相片说:“这是爸爸的女朋友,听说当年爸爸为了她,差点不要我们的妈妈,如果不是奶奶反对,又哭又闹,并以断绝母子关系来要挟爸爸,这个世界就没有我们兄妹几个了。”接着姐姐跟我讲起父亲的往事。
新中国成立前,因为家贫,许多父母担心自己的儿子长大后娶不到老婆,就跑到外地抱养一个女孩来做童养媳。父亲十一岁时,在奶奶的张罗下,就“娶”了七岁的母亲。
父亲十八岁时被招到邻县工作队工作,帅气的他多才多艺,不但是文艺队的骨干,还是篮球队、游泳队的队员,曾代表公社到梧州市参加比赛,加上工作积极,很快就被调到公社当干部,因此吸引了不少女孩子的目光,父亲却对同事兰兰情有独钟,两人的感情升温很快,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父亲才想起自己是一个“有老婆”的人,他痛苦万分,不知如何是好。只好写信给伯父,请他做奶奶的思想工作。
不出父亲所料,奶奶一听伯父的话,就大哭起来。说母亲孝顺贤惠,聪明能干,和自己既是婆媳,又有母女情分,如果父亲要另娶他人,她就不认这个儿子。刚满十八岁的母亲听到奶奶的哭诉,既委屈又伤心,哭着跑回娘家。就在几个月前,她参加了县工作队的扫盲班学习,虽然从来没有进学校念过书,但因为聪明好学,接受能力强,只学习几个月,就能看报写信。工作队想招她到队里工作,因为奶奶的反对,只好忍痛放弃了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奶奶被气得一病不起,匆匆赶回来的父亲,看着病床上的奶奶,想起自己4岁时,爷爷就去南洋讨生活,从此音信全无,是奶奶含辛茹苦把他俩兄弟拉扯大,又心痛又难过,只好去把母亲接回来,在奶奶的安排下,与母亲结了婚。
听了姐姐的讲述,我看着相片里高高瘦瘦的女孩,大眼睛高鼻梁,文静清秀,觉得她与父亲很般配,有些难过地说:“原来爸妈的婚姻是奶奶包办的呀,怪不得他们老吵架。爸爸太可怜了,不能和相爱的人结婚,一定很遗憾吧。妈妈也不容易,如果当初她跟工作队走,现在也是个国家干部了,一定能找到一个爱她的人。如果可以选择,我真希望他们不结婚,这世上没有我也无所谓。”
结婚后,父亲在外挣钱养家,母亲在家养老抚幼,直到奶奶去世后,母亲才带着我们兄妹5人到邻县与父亲团聚。虽然两人聚少离多,时常争吵,但还是相依相守50多年。
2011年,母亲生病住院,父亲每天都到医院陪她。2012年母亲离世,父亲独自一人坐在房间里流泪,一下子苍老了许多,那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看到坚强的他流泪。
新闻推荐
“80后”“90后”立遗嘱量暴增,“00后”遗嘱内容五花八门 虚拟财产成“90后”遗嘱常见财产类型
《2020中华遗嘱库白皮书》显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立遗嘱。通讯员供图信息时报讯(记者何小敏通讯员庞华幸)立遗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