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成
北京市将在同城快递中推广使用“循环箱”等可循环使用的快递包装。此外,寄递企业还应通过寄件优惠、积分反馈、绿色信用等激励机制引导消费者将快递包装返还至回收点。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网站近日发布《快递绿色包装使用与评价规范(征求意见稿)》,提出寄递企业宜优先选择可降解、可重复使用、易回收利用的包装。(5月13日《北京晚报》)
众所周知,随着快递数量快速增长,数量庞大的快递包装一旦处理不好,不仅会带来巨大的资源浪费,还会给环境造成极大污染。据国家邮政局预测显示,去年11月1日至11日全国邮政、快递企业总共处理的快件39.65亿件。如此可见,北京将在同城快递中推广使用“循环箱”等可循环使用的快递包装,意义非同一般。
长期以来,快递包装很难“绿”起来,原因就在于没把好回收再利用关口、过度包装关口、认证制度关口。数据显示,我国快递业每年消耗的纸类废弃物超过900万吨、塑料废弃物约180万吨,并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实践证明,回收再利用是减少快递垃圾的重要途径,更是发展绿色快递的重要途径。
同样,对于快递过度包装,一样不能忽视。因为,人们日常接触到的快递包装,主要以纸箱、塑料袋、填充物和透明胶带为主,而纸箱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木材,塑料袋、填充物和透明胶带等基本上都被填埋或焚烧处理,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此外,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认证,不仅仅意味着某种管制形式,还直接关系到进一步推动快递包装行业绿色发展。首批快递包装绿色认证目录优先选择了在快递行业中使用量大面广的包装箱、胶带等10种产品,以《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认证技术要求》为依据,从资源、能源、环境和品质等方面进行评价,其目的就是为更好满足资源节约、环境无害、消费友好等方面的特性要求。
快递包装“瘦身”,关系城市更“绿色”发展。当前,全社会都在积极探索。此时,北京提出寄递企业宜优先选择可降解、可重复使用、易回收利用的包装,不仅打开了探索思路,更提供了操作指南。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5月13日电国家三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建立保护关心爱护医务人员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家卫健委、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