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探测器着陆火星表面模拟图。新华社 发
据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红色火星上首次有了中国印迹!科研团队根据祝融号火星车发回遥测信号确认,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成功。
15日凌晨1时许,天问一号探测器在停泊轨道实施降轨,机动至火星进入轨道。4时许,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历经约3小时飞行后,进入火星大气,经过约9分钟的减速、悬停避障和缓冲,成功软着陆于预选着陆区。两器分离约30分钟后,环绕器进行升轨,返回停泊轨道,为着陆巡视器提供中继通信。
目前,探测器已在太空运行295天,距离地球约3.2亿千米。后续,祝融号火星车将依次开展对着陆点全局成像、自检、驶离着陆平台并开展巡视探测。
2021年2月24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实施第三次近火制动,进入周期2个火星日的火星停泊轨道后,对火星开展全球遥感探测,并对预选着陆区进行详查,探测分析地形地貌、沙尘天气等,为着陆火星做准备。
火星探测风险高、难度大,探测任务面临行星际空间环境、火星稀薄大气、火面地形地貌等挑战,同时受远距离、长时延的影响,着陆阶段存在环境不确定、着陆程序复杂、地面无法干预等难点。天问一号任务突破了第二宇宙速度发射、行星际飞行及测控通信、地外行星软着陆等关键技术,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行星着陆,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中又一具有重大意义的里程碑。对此,海外航天官员、专家、媒体分别表示祝贺、赞叹,认为这项火星探测任务的实施是一次“重大飞跃”、一个“伟大成就”。
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后,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难掩激动情绪,忍不住哭了——在奔向星辰大海的征途上,多少中国航天人挥洒泪水和汗水,历经无数磨难,才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如今的成就!
据了解,火星距离地球最远时有4亿千米,最近时大约5500万千米,即使最近时,也是到月球距离的一百多倍。遥远的距离增加了探测难度。历史上,人类共发射过40余个火星探测器,但成功率不到50%。(相关报道见A03版)
新闻推荐
新华社南昌5月11日电11日至27日,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江西开展“共享芬芳·共筑美好”公益巡演活动,8场演出分别在赣州、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