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国内 有趣社会 今日国际 白话体育
新岭南 > 热点 > 有趣社会 > 正文

不必纠结“熊孩子”称谓

来源:广州日报 2021-05-28 04:11   http://www.kcqsx.com/


新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将于6月1日起施行。该法是不是“熊孩子”的“护身符”?针对社会上部分这样的声音,有专家表示,给有不良行为或者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戴帽子,叫“熊孩子”,这本身就不符合保护未成年人的理念,一定程度是戴着墨镜看待“问题儿童”。

近些年,“熊孩子”一词频频出现于大众视野。有在公众场合滋扰旁人的,有乱砸乱扔东西的,有作业未完成竟谎称遭绑架的,有挥霍父母的钱打赏主播的……“熊孩子”的“熊”行为让人大跌眼镜,更令不少父母头疼不已。

但“熊孩子”是否就等同于“问题儿童”呢?其实不然。“熊孩子”这一称呼来源于北方,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情景和不同的人使用,其意味大不相同。“熊孩子”的称呼也并非都含有贬义。生活中,有的父母常把我家“这倒霉孩子”“小兔崽子”“泼皮猴”挂在嘴上,但这并不是厌恶使然。其实民间类似“熊孩子”的称呼有很多,不但具有地域特色,在使用时也有一些讲究。比如,山东郯城人会谦虚地把自己的小孩称作“小狼子”,但是这个词不能用来说别人家孩子,否则就是骂人了。有时候,“熊孩子”是对孩子的昵称,很形象地表达出父母对孩子的爱与无可奈何;但在一些情境之下,当超出天性的顽皮,不守规矩、大搞破坏,甚至做出校园欺凌、高空抛物等违法行为时,“熊孩子”就成了只剩下惹人厌恨的称谓。显然,后一种情境中的“熊孩子”才是问题儿童所指。

显然,在使用上,“熊孩子”并非单一意指,既可泛指那些惹人讨厌的孩子,也可作为对调皮孩子的爱称。其实,一个社会用语,总在不断革新和自我纠偏中,经过时间的洗礼,其内涵也会变得不同。纠结于“熊孩子”这一称谓,并无必要。因为就算不是这个称谓,也会出现更多称谓来形容这些孩子。有网友就调侃,不叫熊孩子了,叫“熊宝宝”可以不?

或许,备受争议的并非“熊孩子”这个称谓,人们真正厌恶的是拿“熊孩子”来美化开脱、逃避责任的行为。“熊孩子”背后更多的是人们对家庭教育的关注。毕竟,“问题儿童”的关键,绝不是“儿童”,而是消灭“问题”。就此而言,专家的提醒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希望社会各方能强化未成年人保护意识,正确看待并对待“问题儿童”。

(张冬梅)

新闻推荐

21人死亡,白银山地马拉松 悲剧引发的多重警示

扫码看更多评论■苑广阔如果赛事的组织举办方应对及时、合理、得力,是完全可以避免现在这种群死群伤事故发生的。进一步说...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不必纠结“熊孩子”称谓)


 
频道推荐
  • 四川凉山火灾引关注 4月份是森林草原火灾高发期
  • 趣闻 再大的黑洞也比不过网友的脑洞!关于黑洞,最好玩的都在这
  • 讲道理没用?不!她坐上引擎盖后, 讲的全是道理…… 最新进展:奔驰女车主已和4S店和解
  • 直击当代婚恋痛点 《如影随心》明日上映
  • 单脚站立的火烈鸟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