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扫黄打非”志愿者服务队成立。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县“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董儒坚宣布该服务队成立,并向志愿者服务队代表授旗;县文广新体局局长、县“扫黄打非”办公室主任王流军主持成立仪式。
董儒坚(右)向志愿者代表授旗。(清远日报记者洪会强摄)清远日报讯记者洪会强通讯员黄明宁3月6日,记者从连山“扫黄打非”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仪式上获悉,今年该县“扫黄打非”将重点做好三大工作: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推进“扫黄打非”网格化管理;推进网络监管和网络案件查办工作。
确保文化阵地和意识形态安全
王流军介绍,“扫黄打非”工作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必须高度重视,准确把握“扫黄打非”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紧密结合县实际,深入开展“扫黄打非”行动,严格落实“扫黄打非”工作责任制,扎实推进“扫黄打非”工作,确保文化阵地和意识形态安全。
今年,连山将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条主线,在党和政府工作大局中部署“扫黄打非”工作,增强新时代实现新作为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扎实深入开展专项行动和整治,依法打击各种非法有害出版物及信息,及时扫除各类文化垃圾,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在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方面,王流军表示,在“扫黄打非”进镇、村(社区)、学校实现100%覆盖的基础上,重点推进和组织实施“扫黄打非”进基层及示范点创建活动规范化标准化提升建设,使各示范点有办公场所、有人负责、有相关机制制度、有工作经费、有宣传阵地、有举报电话、有工作台帐的体制机制保障。充分发挥群众监督“探照灯”作用,将“扫黄打非”工作纳入村规民约重要内容,倡导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教育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推动“扫黄打非”工作进村入户。
对于推进“扫黄打非”网格化管理方面,连山将“扫黄打非”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是加强文化市场监管、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的重要举措。建立健全“扫黄打非”网格化监管体系,能够有效地统筹协调文化、公安、城管、市场监管等基层执法力量、行政管理资源,与群防群治相结合,确保“扫黄打非”工作有效推进。
做好“扫黄打非”案件查处工作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传播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主要传播方式之一,“扫黄打非”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王流军表示,连山将强化网络主战场意识,掌握网络“扫黄打非”主动权,以专项行动为抓手,不断加大网络监管力度,着力打击网上非法出版物和有害信息,规范新闻出版秩序,切实维护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同时,要注重网络案件查办,紧盯问题突出的案件线索,坚决惩治网上违法违规行为,引导企业依法办网、网民依法上网。
同时,连山今年的“扫黄打非”工作将制作一部专题宣传片;编排一场专题文艺演出;组织召开一个专题工作现场会。另外,还要抓好“扫黄打非”网格员队伍、文体协管员队伍、“扫黄打非”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并将将“扫黄打非”工作融入特定群体的活动;融入文体活动;融入九大建设,将“扫黄打非”工作列入党建、综治、美丽乡村建设等九大建设考核考评范围。
今年,连山在“扫黄打非”方面还将持续深入开展清源行动,铲除制作传播有害出版物、有害信息的源头;持续深入开展护苗行动,严厉打击非法有害的少儿出版物,集中整治中小学校园周边文化市场,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持续深入开展净网行动,严厉打击网上制作传播淫秽色情信息,坚决查处违法违规的互联网企业、机构和个人,倡导文明上网、绿色上网;持续深入开展固边行动,严厉打击煽动民族分裂、破坏民族团结的出版物,打击煽动极端主义、恐怖主义思想的非法出版活动;持续深入开展秋风行动,打击假媒体、假记者站和假记者,严厉打击制造、发布、传播谣言和虚假信息行为等。
新闻推荐
清远日报讯记者洪会强通讯员周建立20日,中共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第十三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召开,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