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丰村村容村貌大大改观。
勤丰村党员干部指导农户科学种植。
“以前我们发展党员很困难的,就像找对象,看看有没有合适的;现在不同了,现在是对象找我们,积极分子多,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向党组织靠拢了”,在勤丰村委会,勤丰村党总支部书记范后双告诉记者,勤丰村共有党员92人,其中预备党员2人,入党积极分子14人。
是什么吸引这么多优秀人才向党组织靠拢?正是由于该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不断增强,是党员干部主动担当、引领示范,诚心实意谋划乡村振兴发展的结果。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焦莹通讯员童玲
党员带头开展三清三拆
人居环境整治显成效
8年前,勤丰村上范村小组还是一个仅有十几户村民散居的小山村,道路泥泞不堪,住房破旧矮小,群众生活贫困,只能勉强解决温饱问题。
现在上范村小组已建成4排56多套的漂亮楼房,全村已经没有泥砖房。街道宽敞靓丽,村户整洁,景色优美,人畜分离,已建成党员活动中心、综合文化室,完成村中道路全部硬底化等。目前,村中将继续加大力度推进村前门口塘景观、停车场、排水排污等项目建设。
“我们村以前环境卫生很差,家家户户都是泥砖房,鸡屎牛屎满街是,年轻人都往外面跑,不愿在村里生活”,勤丰村第二党支部书记、上范村村长范裕茸说,其实该村从2009年开始就开始谋划建设美丽乡村,但由于村民意见不统一,美丽乡村建设一直难以推进,至今才成效比较突出。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近年来,在勤丰村党总支部的带领下,范裕茸带着村中党员和村理事会成员挨家挨户宣传新农村美丽乡村建设方面的政策。“要拆泥砖房,党员带头拆;村中建设要用到土地的,党员也要带头整合奉献出来;村中要搞环境卫生整治的,也是党员带头。党员就是要起带头作用的。”范裕茸说。
像上范村这样的美丽乡村,在勤丰村还有很多。据了解,勤丰村15条20户以上自然村,已经有14条完善相关合同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完成三清三拆工作。
加强支部建设
助力扶贫攻坚带农增收
勤丰村位于G358国道上,东距英德市区13km,西距石灰铺镇6km,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全村共有634户3020人,有耕地6625.35亩,林地13128.05亩。但是,这样条件优越的村,却是第三轮精准扶贫省定贫困村之一。现全村共57户精准扶贫户110人,其中五保户14户。
“一直以来,勤丰村农业生产主要经营水稻、冬瓜、竹笋、玉米、甘蔗、茶叶等作物,村集体经济条件较差”,勤丰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范后双说。
穷极思变。近年来,勤丰村以抓好支部建设为抓手,结合精准扶贫,谋划村中产业发展。“勤丰村党总支部及村小组级党支部原来设9个,2017年4月后优化成了6个,党支部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了,为继续加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组织力,今年我们计划再优化整合支部设置”,范后双介绍,目前,勤丰村各支部党建活动室已按“六有”标准完成阵地建设,规范开展组织生活会和支部主题党日等活动,党员在日常生活中佩戴党徽亮身份,挂“共产党员户”门牌,党员的责任意识更加强烈了,夯实了全体党员带领群众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组织基础。
脱贫致富,党员带头攻坚,勤丰村对精准扶贫户实施网格化管理,6个村小组级党支部分片负责配合好扶贫工作队,对片区内村小组精准扶贫户开展扶贫工作,深入了解每户情况,制定出脱贫计划,力争实现真脱贫、脱真贫。
自2016年5月与广州市白云区均禾街道办事处结对帮扶以来,均禾街道办、勤丰村积极筹措帮扶资金30万,以入股的方式,投入到英德市英州红茶业有限公司旗下合作社——万联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英州红每年按投入资金的10%作为固定分红,为勤丰村委会每年增加收入4万元。
通过“公司+金融+合作社+贫困户”的合作模式,发动贫困户加入村委会成立的茶叶专业合作社,并向英德农行申请扶贫小额贷款65万元,合作社以每亩3万元价格一次性缴纳押金向英州红公司承包茶树进行经营,合作期三年,茶树由合作社负责种植管理,英州红公司提供技术支持、技能培训和茶叶收购,收益全部归合作社的贫困户。同时,公司保证合作社收益不低于总承包价的7%,通过这种产业帮扶合作模式,勤丰村合作社的贫困户每年可增收约3500元。
此外,勤丰村党总支部充分利用英州红公司发展茶叶产供销和田园旅游的契机,大力推荐村内贫困户到该企业就近务工。英州红公司共吸纳了勤丰村4名贫困户务工,1户贫困户销售农产品,占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的25%,人均年工资可达2.88万元。
党群关系和谐
村里有了新风尚
为了加强党员和村民的日常联系,勤丰村组建了支部和村的微信群,村支书范后双不时推送一些“两学一做”内容以及农村发展的相关政策,分享村中建设的照片,让在外务工的人员随时看到家乡的点滴变化。
“现在勤丰村建设得这么好,村里的每位村民都遵守道德原则,整个村子的乡风都带动起来,成为乡村文明示范村!”范后双笑呵呵地说,现在村民思想观念转变了,对村党总支部和村委会工作都很支持,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得以顺利推进。近年来,村里完成村道硬底化6.8公里,修建农桥6座、水利坡头8个,安装52盏太阳能路灯,都是民生实事,村民都很支持。
“申请入党是否有着落”、“现在村里有没有预备党员指标”,范后双说,如今越来越多的村民都追问这些问题。在他看来,乡村要振兴发展,党员干部一定要带头干,为群众干实事,群众就拥护你。他希望村里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党的队伍里,共同为村里发展贡献力量。
新闻推荐
在驻村期间,张雪凡的手机经常响个不停,不少问题需要他来协调解决。段周伟到贫困户家中核查有关情况。日前,省委组织部对全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