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化馆艺培工程汇报展演上,学员们带来演出,最小的学员才2岁。(清远日报全媒体记者朱文华摄)怎么提升一座城市的文化氛围?除了组织各种文艺活动,活跃市民文化生活,也可让更多市民有接触或掌握一门艺术的机会。1月4日下午,清远市文化馆举行“艺培工程”汇报展演,原本零基础的学员在小剧场的舞台上,展示古筝、钢琴、葫芦丝等乐器表演,展示拉丁舞、芭蕾舞、中国舞等曼妙舞姿,还有合唱、话剧等各类舞台艺术。市文化馆一楼展厅还展示了学员们书法、美术、手工艺的作品。
市文化馆统计,截至目前“艺培工程”已有4000名市民参与,并接受艺术熏陶和培养。
零基础学员在舞台上自如展现
“今天,我找到了一个大西瓜。至于这西瓜的吃法嘛,我当然……当然是知道的。不过,我要考验一下大伙的智慧……”10来岁的小学员扮演的猴王和10多位小朋友们一起通过话剧的形式,展示《猴子吃西瓜》的故事,让在场观众忍俊不禁。
在清远市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艺培工程”汇报展演上,有小学员们带来欢快舞蹈,也有成年人的娴熟合唱、朗诵,还有乐器表演、话剧等各类舞台艺术。
话剧班的学员们最小才2岁,通过参与公益课程,这些学员们第一次接触这项艺术培训,短短几个月就从零基础学员,提升到能在舞台上自如演出。“通过艺培工程报名的学员很多是没有基础,但是大家心中都有一个未完成的梦想,艺培工程助他们完成了梦想。”古典舞课程的陈老师介绍,大多数学员因为零基础,才更加珍惜这个机会。
当天舞台上展示了16个艺术表演,小剧场的观众席一座难求,不少人搬小凳子到现场观看演出。
“我之前报主持班没报上名,有朋友报上名了,这次有参加表演,来支持她。”观众席的黄女士介绍,艺培工程的课程非常抢手,“非常适合我们这种没有基础,又希望业余学习的,如果通过艺培工程入门后,才能确定是否有必要继续去深造。”
观众席不少小学员的家长,陈先生介绍,“之前给小孩报了舞蹈课,孩子还小,之前也学过舞蹈,艺培工程这类公益课程,非常适合艺术普及,因为孩子初学之后能看看她是不是这块料,是不是真的有兴趣。”
开设公益课程为城市艺术“播种”
从2018年9月至今,清远市文化馆开设艺培工程项目,免费为市民开设公益课程,为城市艺术“播种”。
市文化馆馆长田云飞介绍,艺培工程是市文广旅体局、市文化馆的一个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力求整合全市优秀社会文化艺术资源,鼓励引导社会艺术培训机构及其他力量投身公益文化事业,共筑城市良好文化氛围,提升城市文化品相和精神面貌。
为了合理配置资源,让更多人广泛享受文化惠民政策,更好地落实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要求,每人一年内只能报名参加一个“艺培工程”公益培训班。市文化馆还将对培训学员进行考核,全年缺课3次(含)及以上,或课堂表现欠佳的学员,2年内禁止报名参加“艺培工程”公益课,以此减少公共资源浪费。
“文化需要培育、引导,要求政府部门在提供群众乐于欣赏的文化产品的同时,也要培育观众具有一定的欣赏能力和欣赏趣味。”田云飞介绍,艺培工程希望让市民广泛享受国家文化惠民政策;同时,也是为青少年儿童打造种类更多、时间更长、服务更优的公益艺术培训服务体系,推动清远市青少年儿童艺术培训的发展,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市文化馆将继续整合资源,拓宽服务内容和服务模式,为群众提供更丰富、更有内涵的文化产品,推动城市文化品牌和文化形象的提升。
123个班共4000多人参加培训
据介绍,“艺培工程”项目是在市文广旅体局指导下,市文化馆倾力推广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之一,分春季、秋季开展,分布在市区、清新、城区以及连州、佛冈、英德、连山、连南。市文化馆统计,截至2019年12月,“艺培工程”三期总共开展了123个班,涵盖舞蹈、声乐、器乐、舞龙、苗鼓、刺绣、语言艺术、美术、书法、手工艺等多门类艺术,4000多名学员在这个项目中接受艺术的熏陶和培训。目前学员以青少年、儿童为主,也有部分成年人培训项目。
当天,除了小剧场内的舞台展演,在市文化馆一楼站厅还展出了美术书法和手工艺,158件作品包括水粉画、成人中国画、少儿水墨画、少儿卡通画、书法等等。
市文广旅体局副局长李先建说,今后将开展多种形式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为促进清远市群众文化繁荣发展,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为加快建设“美丽清远、幸福清远”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采写/摄影:清远日报全媒体记者朱文华通讯员范晓静
新闻推荐
布局交通路网,拉近广清距离。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曹菁)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等十八部门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