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面墙上都挂着陈丽珠的专利证书。在中山市奥斯精工机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斯精工)总经理办公室里,一整面墙上挂着老板陈丽珠的机械相关专利证书。和很多企业家立下的志向不同,陈丽珠的小目标是:等到50岁,或者专利达到100个时,就去另外一个崭新的行业开拓新天地。至于新行业是什么,陈丽珠目前还不确定,也许是已经涉足的农业,也许是其他。毕竟,在进入食品机械行业之前,陈丽珠曾是一名文字工作者。对于他来说,跨界人生可以带来更多乐趣。
文/记者李红图/记者徐璇
【第一桶金】
为月饼厂家研发包装盒分离机
陈丽珠是清远人,作为一名文科生和文艺爱好者,上世纪90年代如愿进入深圳作协工作,日常主要和作家、文字打交道。3年后,调去一间大的出版社当编辑,继续文字工作。当时的朋友和同事大概没有想到,日后的陈丽珠会像他的名字一般华丽转身,完全自学进入到理工科的世界,并且“一发不可收拾”。
2000年,陈丽珠应姐姐之邀来到她的食品保鲜剂公司工作,负责中山区域的市场开拓,主要面向的是各月饼厂家。因为出色的营销和沟通能力,陈丽珠很快和中山各大知名月饼厂家都建立了很好的合作关系,固定供应食品保鲜剂。那几年,在月饼市场红火的大背景下,陈丽珠负责的中山市场业绩迅速攀升,客户规模越来越大,“基本上,中山叫得出名字的月饼厂家都是我的客户,后来我们又开拓了蛋糕市场,中山几大蛋糕商家也是我们的固定客户。”
在对客户的日常走访中,有一次,陈丽珠在车间里看见了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场面:工人正在手工分拨月饼内盒,因为薄薄的塑料内盒叠成一摞,所以工人分得时间久了,指甲都受伤,全部缠着胶布,看起来让人心疼。陈丽珠忽然觉得,这么简单的工序,按说是可以用机器来替代的,何必让人承受这种折磨。
回去之后,陈丽珠就开始干起了“发明创造”。他想用自己掌握的物理和电力知识,研发出一个自动分离机器,来代替人工分离月饼盒。“过程比较曲折,刚开始用棘轮旋转来仿人手将食品盒逐个分拨开来,发现效果不太理想。后来我看到工人在生产吸塑盒过程中用压缩空气来吹盒面上的灰尘,也能将吸塑盒逐个吹开来,受此启发,我便在机器上同时利用分离轮与风枪配合,成功达到了分离效果。”耗时两个多月,2009年年中,陈丽珠自主研发的第一代月饼吸塑盒分托机正式面市,咀香园第一个试用,效果很好。很快,奥斯塑料包装厂成立,分托机销往全国各地,受到月饼厂家的热捧,因为和人手比起来,机器又快又准,节省时间还节省人工。2009年当年,奥斯分托机便卖出100多台,在业内打响知名度,并申请到了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
但销售也不是一帆风顺,“因为没经验,机器发给客户后,因为一个螺丝没拧紧,我们派了两位师傅花半个多月时间跑遍了全国。”回忆起当时的艰辛和盛况,陈丽珠只觉得累并快乐着。
【痴迷研发】投入巨大,有成功有失败
分托机在全国范围内持续热销,给陈丽珠带来了极大的成就感和对机械的兴趣。在分托机之后,陈丽珠便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资金在原创研发上。其中,2012年的“脱氧剂检测机”再次大获成功。
“和分离塑料盒一样,月饼盒内的脱氧剂也是由工人一个一个地投放,然后在下一个环节中,又由工人靠眼睛一个个检测是否漏放,一名工人每天大概要看四五万个,难免有遗漏。”因为和月饼厂商的关系亲密,陈丽珠常常可以发现月饼生产工程中的难点问题,这一次,他又觉得脱氧剂的检测应该也可以用机器代替。通过对脱氧剂的成分分析,陈丽珠利用磁铁吸铁的原理,花费20多天,成功研发出脱氧剂检测机,再次受到各月饼厂家的肯定。与此同时,陈丽珠成立了奥斯精工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新面市的脱氧剂检测机成为该公司除分托机之外的主打产品之一。
但陈丽珠另外的一个脱氧剂投片机项目却失败了。“很多月饼厂的老板想让我研发出一台脱氧剂投片机来取代人工投放,我实验了很久,花了很多钱,但失误率始终下不来。我们的失误率目标是百万分之一,现在只能做到千分之一左右。”陈丽珠说,一个研发项目往往前99%都很顺利,最后1%就会卡在那里,有的后来顺利解决了,有的就一直卡着。
从2009年到目前,奥斯真正投产的产品有9个,但陈丽珠取得的发明专利已经有十几个,也就是说有些取得发明专利的项目也未能投产,“有些是时机问题,有些是实用性问题,再就是应用性问题等。”
在繁杂冗长的研发过程中,陈丽珠投入的不仅有资金和时间,还有巨量的心血,不过,每次他研发成功的产品总是快速被别人低成本复制。“大概在2013年,我们发现东莞一个厂家仿造了我们的分托机。非常清晰的事情,维权却很复杂,需要我们自己扮客户去取证,还要带上中山的公证人员,最后反正是赢了官司输了钱,总是这样。”
这几年,随着政府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加强,奥斯精工也成为中山重点知识产权保护企业,被侵权的机会和维权成本都小了许多。陈丽珠也有了更多精力向外传播专业知识,不仅出版了专业书,还成为高校的客座教授和许多装备赛事的专业评委,“我自己还从赛事中选拔出一位得力助手,非常年轻,我选他的时候还是学生,现在已经是高校的老师了。”
【行业变换】成功研发自动爆米花机,即将推出市场
尽管专业研发上的外在障碍在减少,但是这两年的月饼行业整体遭遇发展困境,奥斯精工作为配套企业,同样受创。去年10月份,陈丽珠开始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将目光锁定到了自动爆米花机。“这个项目源于我和一位电影院老板的闲聊天,他告诉我,爆米花卖得很多,但是机器贵,一台几十万元,还需要人工操作。我俩就都觉得如果研发出质量稳定的自动爆米花机,应该很有市场。”
确定目标之后,陈丽珠便投入到了自动爆米花机的研发中去。“爆米的技术不算太难,不过我们为了迎合健康饮食的潮流,采用了和传统的爆米花机不同的方法,它们是用油炸,我们是用气体压力让玉米炸开,少油少糖。”
而他慧眼找回来的助手是软件程序方面的高手,可以较为轻松地解决自动化控制和自动支付的程序。让陈丽珠比较头疼的是原料采购,爆米花机需要特定的玉米和油,才能炸出好的口感,他遍寻不到满意的原料。“后来也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结识了一个武汉的大品牌的负责人,他供给我的墨西哥进口玉米非常好,炸出来的爆米花口感让我们团队的人都很满意。”
今年上半年,奥斯的自动爆米花机的样机已经制造完成并且通过测试,即将和影院、商场展开合作。最近,陈丽珠和伙伴们正在改进外形,“我们新设计的造型是爆米花形状的,很漂亮,不过还在赶工落实中。”待到外形改进工作完成,陈丽珠计划今年10月份投入市场后,将采取售卖、出租和合作等三种形式和场地方合作,“目前已经和一个大的影院达成合作意向。”
对于这个即将推向市场接受考验的项目,陈丽珠很有信心,“反正等我到50岁,专利拿到100个的时候,我就要换个行业去"玩"了。现在发明专利十多个,实用新型几十个,总数已经差不多了。我做很多事情的原动力就是兴趣和乐趣,至于成不成,我想只要是符合市场需求的,总会"水到渠成"。”
几年前,在家乡清远购买的一大片山林,或许会成为陈丽珠的下一站主场。
新闻推荐
中山构建全生命周期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体系,解决企业发展共性难题 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借脑”“借力”
黄圃镇一电器企业生产线经过智能化改造后,整条生产线只需一个工人。南方日报记者叶志文摄8月6日,中山市伊电园内一片繁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