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车本来是件让人开心的事情,不过最近中山不少消费者却为此烦恼不已。记者了解到,在过去的一个多月,中山出现了数起第三方车行销售门店在收取购车款后失踪跑路的案件,购车人无端从消费者变成维权者。对此,业内人士建议,大家在进行汽车消费时一定要了解清楚车行的背景以及实力,尤其在付款环节上要尤为注意,同时避免落入不法商家所谓的优惠陷阱。
记者梁展宏
本地案例
收完订车款却玩起“人间蒸发”:车行销售门店借优惠揽客户后跑路
早前记者从东凤镇公安分局方面了解到,上月底,位于东凤镇的“皇世名车汇”汽车销售点突然被曝出现人去楼空的情况。很多已经交了购车款的消费者在发现这种情况后,马上向警方报案。
根据早前受害的消费者提供的一份“交车名单”显示,足足有40位已经交了全款或者部分款项消费者,购买车型有大众丰田本田,还有奔驰、保时捷等豪华车,“被骗”金额从几万到三十几万元不等。其中一位订车市民谭先生表示,早在今年5月初他就交了112000元订购了一辆广汽传祺小车,约定8月初交车,到了交车时间,车行却没车。
在谭先生的再三追问下,老板还给谭先生写了一份担保书,约定如8月中前无法交车就退全款。不过到了约定时间车还是没能到位,该车行老板也没有退款的意欲,而随后更是玩起了失踪。另一位受害市民黄女士则称,目前我们自己初步统计的涉案金额是约为468万元,加上一些没有统计的客户,她透露涉案金额一共涉案达800多万元。
另外,在今年稍早的时间,大涌镇一家名为“仟之汇”的汽车销售点则推出了一项名为五折购车的促销活动,称通过金融杠杆的方式可以让车价大幅下降,并吸引了近200名消费者缴纳了订车款。不过就在这些消费者缴纳订车款的两个月后,门店黄姓老板却同样玩起了失踪,留下了人去楼空的门店。据记者了解,这宗交易中有市民最多一次性缴纳了50多万元的订车款,总涉案金额最少超过了300万元。
消费建议
面对低价需理性
记者留意到,在近年国家政策汽车销售形式放宽的背景下,中山出现了不少混合品牌经营的汽车超市(二级经销商)门店,从普通大众品牌到顶级豪车品牌均有涉及。不过与此同时,近两年车行跑路的新闻越来越多,投资失败、市场竞争加剧等也导致这些门店无法经营,资金链断裂,再而跑路不知所踪。部分不法分子甚至开设皮包公司骗取客户购车款,继而卷款出走等等。
对此,市消委会法律顾问郑耀忠建议,相比于正规的4S店,个别不法二级经销商利用消费者贪便宜的心理,以低价来吸引客户。而作为消费者更应该擦亮眼睛,毕竟买车不是一件小事。尽可能选正规可靠的网点去购车,反而实在了不少。一旦发现经销商网点出现失联、跑路等违法情况时,市民需及时向地方公安机关报案,合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有本地大型二级汽车经销商的负责人则表示,一些小型汽贸,二网等经销商的价格基本上都比当地的4S店便宜,赚取是少许服务费以及售后维修及汽车周边产品。而且基本上都是先给定金车回来了再要求消费者给全款。如果有经销商承诺一些明显超出一般4S店或二级经销商所能提供的服务时(如价格极低明显会存在问题、全款订车大幅优惠),大家就要警惕。
新闻推荐
中山市“筑巢引凤”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招商方向从推项目转向推平台
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桥等交通主干线的规划和建设,将使中山镇区的区位优势、产业布局发生深远变化。图为近日深中通道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