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最高寿的老人徐楚翘今年106周岁。本报记者 黎旭升 摄今天是重阳节。据市民政局统计,中山市60周岁以上户籍人口约有26.9万人,其中80周岁及以上的人数有3.63万人,百岁老人99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人的今天是我们的明天,老人过得好不好牵动每一位市民。连日来,记者兵分多路,走访部分养老机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以及村居孤寡老人,了解不同老人的养老故事,分享他们的乐与忧。
■中山“第一寿星”去年住进养老院
昨日上午,市华宇乐颐养院的六楼传出阵阵笑声。东区花苑社区工作人员一大早便来到该院602室,随家属探望住在这里的“第一寿星”徐楚翘。“我也没有什么特别贡献,大家却总是惦记着我,特别感谢大家,我现在过得很开心。”戴着黑框眼睛,徐婆婆举止优雅,说话中气十足。
徐楚翘生于1911年10月25日,以106周岁成为今年中山最高寿的老人。年轻时她从中山县立中学(市一中前身)毕业后,便从事小学语文教育。不久,抗日战争打响,石岐沦陷,她到了澳门,和自由恋爱的丈夫结了婚。3年后,她和丈夫一起回到了石岐,来到迎阳小学任教。1970年退休,1984年丈夫去世。徐楚翘便和子女们一块生活。直到去年,纷纷踏入耄耋之年的儿女们因照顾孙辈分身乏术,将老人送到了华宇乐颐养院。
“徐婆婆人缘很好,不时有海外和中山的学生结伴来看她。”华宇乐工作人员高宗兰说,徐婆婆的作息十分规律,每天早上7时起床,在走廊来回走动1000步,便开始吃早餐。早餐后,老人家或玩扑克,或看电视,或拿着自己的放大镜看报纸,11时午饭,下午则由社工组织集体活动,17时晚饭,傍晚19时准时入睡。
说着说着,徐婆婆便拿起她的扑克牌安静地玩了起来。
“她朋友张婆婆也在这里养老,和老朋友一起,所以她很开心。”大儿子张圻锋告诉记者,受传统观念影响,决定将母亲送到养老机构时,并不是每个亲人都同意。母亲读懂孩子的顾虑,自己要求过来。记者参观发现,颐养院迎合当下最新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院内每个楼层都设有医疗服务点,每天像住宿舍查房一样,动态掌握着老人家的血压、血糖等健康指数。小病小痛还可转进颐养院的二楼专业老年科病床护理。“专业养老的事还是交给专业的人,陪伴不一定要时时放在身边。定期来看妈妈的孙子孙女,还有她的学生对这里都很放心。”三女儿张帆说。
■百年老村的孩子带着家长去行孝
在沙溪镇的圣狮村,两座清朝时期的百岁牌坊“期颐偕老”“升平人瑞”折射着这条古村敬老行孝的优秀传统。16日上午,由当地圣狮小学创办“扎根社区、以爱育爱”亲子义工队又在捣鼓些什么,准备为村里的老人庆祝节日。
从2012年起,这支亲子义工队便开始“一对一”或“二对一”结对探望老人,社工、老师带着学生,学生带着家长,将欢声笑语送到村里每位孤寡老人的家里。
“我经常去探访的是彭婆婆。彭婆婆很喜欢我和妈妈,经常拉着我们的手舍不得我们走。”圣狮小学五(1)班的黄宇浩兴奋地说,他从二年级开始就和妈妈报名参加亲子义工,3年来基本没有缺席过每月探访老人的活动。2015年,他与妈妈初次看到彭婆婆时,彭婆婆已90多岁高龄,是独居老人,行动不便且身体欠佳。宇浩与妈妈决定固定时间去探访。“妈妈帮婆婆按摩,陪她聊过去的事,我就唱圣狮的民歌逗奶奶开心。”有时他们还会自己买点蛋糕面包给老人,为了照顾老人,宇浩懂事地蹲下身亲自喂老人吃蛋糕,留下许多感人的照片。
“这是亲子义工、社工与郑婆婆一起拍的,大家一起"比爱心"。”参与亲子义工项目的老师指着一张“有爱”的照片,从93岁郑婆婆脸上的笑容里,看不到独居、行动不便、经济困难带来的阴霾,反而从婆婆温暖的目光中能感受到老人家发自内心的喜悦。“这是因为我们在社工指导下,通过心灵安抚让老人忘却了生活的不如意。”
据了解,圣狮村目前60岁以上老人已占村人口的23%,其中90岁以上老人就有20多人,继承“爱老敬老”的传统村风民俗并非小学生们的“特权”。圣狮村相关负责人阮嘉诚说,每年圣狮举办公益敬老文化节、敬老晚会等活动时,圣狮乡亲和海外乡贤会慷慨解囊支持家乡敬老项目。经过多年,该村成功打造了一种“三心三情”(发挥党心、民心、侨心,凝聚乡情、亲情、友情)的敬老模式。
■“银龄安康”为老人意外再“兜底”
记者昨日从市民政局、市老龄办了解到,“银龄安康”老人保险作为一项惠民政策保险,从2014年开始试点,如今覆盖率已达74.17%。今年头9个月,全市共有3827名老人通过理赔获得赔付421.85万元。一批老人通过该政策类保险解决了经济上的烦恼。
去年8月23日,超强台风“天鸽”以14级风力登陆广东南部沿海。沙溪镇龙聚村63岁的刘叔在家院子收拾物品,杂物房上面突然被吹翻的木板刚好砸中刘叔的颈部。市人民医院诊断颈7椎体骨折、颈6脱位伴颈髓损伤高位截瘫、右侧肩胛骨骨折。天灾无情,所幸当年沙溪镇慈善会为村民捐赠10元方案“银龄安康行动”老人政策性保险,意外伤残保障金额3000元、住院津贴每天30元。赔偿金5700元今年6月打到了老人银行账户,缓解了一定的经济压力。无独有偶,阜沙镇的陈姨今年72岁,日前意外摔倒,住院了21天就花了3.8万元,在享受社保及其他临时救助后,通过该政策保险获得了4730元赔偿。
市老龄办相关负责人李华锦告诉记者,除了银龄安康保险为遭受意外的老人再兜底外,中山市目前已建立“居家养老”“高龄津贴”“困难失能老人照护补助”等全方位的惠老政策。从今年7月起,低保、低收入60岁以上的重度失能老人及孤老重度失能优抚对象(不含政府供养的老年人),每月还能领取照护补助:其中入住养老机构,每月每人定额补助2000元;选择居家养老护理员上门护理,每日服务不少于2小时,每人每月定额补助1500元。
本报记者徐钧钻见习生王欣琳
实习生陈家浩通讯员李盛欢
新闻推荐
警方依法拘捕网络造谣者羊城晚报讯记者林翎,实习生孙浩然,通讯员姚舞云、刘家良报道:近期,中山相继发生多起网络造谣事件,扰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