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粤港海关便利跨境温控冷链货物联运通关座谈会在中山市召开。南方日报记者王云摄
“针对温控冷链生物药品的出境问题,我们希望中山能建立符合标准的温控冷链库,减少海关查验时可能带来的药品经济损失。大家能否提供有效的应对方式?”近日,粤港海关便利跨境温控冷链货物联运通关座谈会在中山市召开,中山康方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物流采购部经理陈国颖作为参会的企业代表在会上进行了发言,表达企业诉求。
随着现代物流产业高速发展,生物医药、冷冻冰鲜等产品对运输条件、时效性等要求更加严格,温控冷链技术在低温运输方面逐渐发挥重要作用,药品、农产品、水产品相关产业需求日趋旺盛。另一方面,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为珠江西岸城市与港、澳间要素流动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通道。如何发挥港珠澳大桥优势,加快转关流程,让香港机场成为中山温控冷链货物飞往世界各地的畅通渠道,成为中山、香港相关企业十分关注的话题。
受本地冷链运输业制约
中山产生物试剂多从北京、上海出境
拱北海关隶属中山海关业务一处科长刘旋介绍道,据企业反映,中山生物医药产业对温控冷链运输的需求十分强烈,部分药品需要恒温25℃运输,生物制剂、疫苗等需要在0℃-8℃下保持和运输,部分特殊物品需要在-270℃、用液氨进行运输,受制于中山本地温控冷链运输行业的发展,中山企业只能从北京、上海等地开展进出口,运输线路较长,时间较长,成本较高。包括中山在内的整个珠江西岸,迫切希望加强与香港机场这方面的合作。
据了解,中山生物医药企业多选择资深、专业的冷链物流商合作,企业除了供货和提供资料外,其余报关、审批、运输等环节,均由冷链物流商来负责。事实上,去年4月,位于广州国际生物岛上的华南生物材料出入境公共服务平台一期通过验收,标志着华南地区首个、也是国内继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之后的第三个生物材料快速通关平台落户广州。简而言之,除了北京、上海,广州也具有“一站式”安全、高效办理温控冷链生物药品通关手续的能力。但中山生物医药企业为何舍近求远通过北京、上海通关呢?
“和我们合作的冷链物流商是外资企业,资深且专业,在全球很多国家都有分公司,在中国的公司就在北京,很多货物走的都是北京那边。”陈国颖表示,康方生物与该冷链物流企业合作已久,由于北京温控冷链药物方面的通关环境发展较早,也较为成熟,因此一直以来都通过北京进出口药物。“新发展起来的广州通关平台,冷链物流企业尚不熟悉环境,还未来得及进行更多了解,其他中山企业的合作商估计也是同样的情况。”
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为珠江西岸企业提供了一条更快捷的运输通道。自通车以来(2018年10月-2019年6月),中山企业经港珠澳大桥口岸出口30.5亿元。
中山与香港机场的经贸往来日益紧密。
今年以来,香港冷链物流运输企业通过香港海关与内地海关主动加强联系。6月,香港海关到访拱北海关隶属中山海关,双方初步议定了召开生物制药企业及冷链物流企业参加的座谈会,为双方企业提供商机。刘旋表示:“与中山可以形成互补的是,香港冷链运输业发展已十分成熟。不少香港企业过来参加此次座谈会,也是看中中山近年来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强劲势头,寻求新的合作机会。”
借助香港机场加快货物中转
企业盼两地实现快速通关
2012年,康方生物刚在中山扎根时,只租了一个办公室,7年过去了,这家生物医药企业已成为全市创新创业的典型,获得数轮市场融资,成为全国首家将完全自主研发的单克隆抗体新药授权给全球制药巨头默沙东的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
目前,康方生物研发生产的抗体药主要用于临床实验,尚未直接上市销售。药物跨境运输量不算大,但价值却很高。“一支装着10毫升药物的试管,如果上市销售,价值超过1万元,平时送出去做临床实验的药品一批可能就有1000多支,价值超千万元。以后上市,运输量只会更大。”
会上,陈国颖提出了相关诉求——建立符合标准的本地温控冷链库,确保药品查验环境的安全性。他表示,平时进出口生物试剂,必须装在特定的药品温控箱里,可装数百至上千支试剂,中途打开很可能由于温度、空气情况变化而导致一整箱的试剂活性或其他指标发生变化,不能再继续使用,造成上千万元的经济损失。刘旋称,对于该类货物查验,海关可采用下厂查验的方式,在企业符合标准的场地内完成查验。
“另外,北京的生物医药产业走在全国前列,已经发展了很多年,相关的配套发展成熟,江苏、上海一带也崛起了许久,反观南方城市则处于快速成长阶段。我们希望中山能开辟一条绿色通道,方便我们生物医药企业药品进出口。”陈国颖再次说道,康方生物生产研发的温控冷链药物一般通过北京海关快速绿色通道出境,从货物发出到客户收到货,为期一个星期,距离远,时间成本较高。“港珠澳大桥已建成通车,可否利用大桥之便建成一条中山企业通往香港机场,进行货物中转的快速绿色通道,加快包括温控冷链货物在内的多数货物的转关流程?”
利用好港珠澳大桥实现快速通关,成为包括康方生物在内的许多企业关切的话题。事实上,陈国颖的这个问题,海关方面已经在研究探讨。6月26日,香港海关到中山海关实地考察中山温控冷链货物物流方面需求及具体通关运作情况,商讨温控冷链货物通关便利相关措施。在海关总署广东分署指导下,粤港两地海关希望利用港珠澳大桥,合力为中山、珠海、香港三地的生物医药、冷冻冰鲜、物流企业,未来打造经香港机场转运的一次通关、一次查验、一锁直通口岸模式,促进三地口岸跨境贸易便利。此次座谈会,正是粤港海关了解企业需求的良好沟通平台。
出口温控冷链药品
港珠澳大桥或成中山企业新选择
7月29日,一辆内地车牌为粤ZHD78港,香港车牌为TC4399的货车到达中山保税物流中心,上面装载着纬创资通(中山)有限公司的货物。货车在经过报关、装配电子关锁等流程后,于中午12时报关出口,经港珠澳大桥口岸出境,应用“跨境一锁”快速通关模式运往香港机场。
在港珠澳大桥和“跨境一锁”的助力下,纬创资通从中山运往香港机场的货物正常到达时间,从以往的5个多小时,缩短成了2个半小时,通关效率大幅提升。通过“跨境一锁”快速通关模式,正常情况下,货车在中山保税物流中心最多只需要经过一次查验,装配好电子关锁及全球定位系统设备后,就可一路畅通无阻,经过港珠澳大桥直达香港机场。
针对企业利用港珠澳大桥实现快速通关的问题,会上,中山海关驻民众办事处主任潘立滨专门做了回复:“接下来,中山海关将与中山市商务局密切联系配合,加强政策宣讲,引导企业用足用好政策红利。”
据了解,中山海关为进一步发挥港珠澳大桥物流优势,促进粤港跨境物流运输发展,将“跨境快速通关”模式与香港海关“多模式联运转运货物便利计划”对接需求相结合,全力推进“跨境一锁”项目落地实施。利用“跨境一锁”模式的出口货物通过应用同一把电子关锁及全球定位系统设备,以“跨境一锁、分段监管”为原则,减少同一批货物在两地入境及出境时被海关重复检查的机会,简化清关手续,加快货物转关流程。
随着“跨境一锁”模式的落地实施以及更多细节的逐步完善,未来,中山出口温控冷链药品,若能与香港方面通力合作,港珠澳大桥或成中山企业新选择。而如今,面对“跨境一锁”的通关便利,康方生物将思考利用好这一模式的可能,通过香港机场中转货物,节省运输成本和时间成本。
“利用港珠澳大桥直达香港机场,比起我们货物从北京出境,将大大便利我们企业。”收到回复后,陈国颖喜笑颜开。安士制药(中山)有限公司供应链总监吴开瑞听到海关回复后表示,明年该公司的软胶囊、达托霉素等温控冷链药品将大批上市,这一模式将成为该公司着重考虑的通关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未来,粤港两地海关将继续加强合作,充分发挥中山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持续优化监管服务,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深入融合发展。
南方日报记者廖冰莹通讯员高超平凌世杰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夏亮红通讯员孙燕刘洪希)昨日,记者从市交警支队城区大队获悉,即日起对长江路、景观路科目三考试路段实施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