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珠海公安交警支队在全市开展“五类车”专项整治行动,并组织开展大规模、多警种联合行动,并提出,今后每月开展2次全市多警种“五类车”统一整治行动。
据悉,全市共成立香洲、拱北、高新、金湾、斗门、高栏港和横琴等7个联合整治队,各队每次将选取一条“五类车”行驶现象较严重的主次干道作为重点路段,集中优势警力开展整治行动。
明确规定禁止
“五类车”上路行驶
2月20日,珠海交警机动大队正在中珠城际十四村路段,开展“五类车”(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人力三轮车、带马达自行车)专项整治行动,这里道路情况复杂、人员往来密集,摩托车、电动车“窜来窜去”,极易导致交通事故发生。
上午10时,南都记者刚到卡点,就看见民警拦下了一辆送矿泉水的电动三轮车。
有民警表示,根据相关规定,已明确规定禁止“五类车”上路行驶,如违反规定将扣留车辆,并处罚款。
据统计,此次全市“五类车”大规模整治行动中,共查扣非法车辆583辆,其中摩托车353辆,电动自行车182辆,三轮车48辆。
三年来共查扣
非法车辆19.95万辆
据珠海交警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涉及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事故160宗,45人死亡,167人受伤,财产损失93850元,分别占全市事故的40%、50%、54.22%、17.49%。
据悉,近三年来,一共查扣非法车辆近20万辆,并成功打掉6个二手摩托车改装、销售黑窝点,破获2个摩托车盗窃团伙,下架超标电动自行车1000余辆,查处涉嫌超范围经营21户、涉嫌销售未取得生产许可证产品3户,立案查处销售不合格电动自行车5户,引导59户停止销售电动自行车。
“从近三年的事故情况看,涉及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的事故四项指数整体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交通事故比例已由2016年的48.64%骤降至2018年的40%,成效明显。”相关负责人说道。
严管摩托车常态化,
严打销售改装团伙
近年来,针对“五类车”,公安交警部门主要采取了“路上查、涉案查、窝点查、源头控、城门控”五位一体的整治工作方法。
“路上查”。对主干道和重点区域不定时开展整治,推动交警、巡警、特警、派出所等多警种联合执法,始终保持对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的常态化严管态势。
二是“涉案查”。突出对违法人员的审查和强制处理,凡属无证驾驶的,一律依法拘留;凡使用无合法来源、凿改发动机车架号码、有被盗抢嫌疑车辆的,移交辖区派出所严格审查,依法采取拘留等强制措施。
三是“窝点查”。全面排查市内涉及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的维修、收购等行业,并对城中村、出租屋和住宅小区等重点场所进行清查,严打二手摩托车改装、销售黑窝点及摩托车盗窃团伙。
四是“源头控”。督促加油站、维修企业实行停止给非法摩托车加油、维修的措施;督促企业、学校落实“五类车”源头管理责任,并要求企业员工、师生、学生家长不驾驶、不乘坐非法摩托车、电动自行车。
五是“城门控”。针对非法车辆集中在珠海、中山交界沿线的特点,在中珠交界沿线5个边防卡口设置执勤点,由边防武警常态化驻守,拦截欲进入珠海的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全面巩固“五类车”整治工作成效。
采写:南都记者王靖豪实习生洪晓可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郭秀玉报道:2月24日上午,由中国篮球协会、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主办,珠海市篮球协会承办的2019年全国高水平训练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