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改革开放再出发的第一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实施的第一年,有机遇也有挑战。”近日,市教育局局长林日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市教育局通过抓重点、带全局、补短板、促发展,强弱项、提质量,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实现新发展,人民群众对教育发展质量满意度稳步提高。在2019年的工作中,市教育局将聚力全面提高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全面提高教育发展满意度、全面提升教育发展显示度等“六个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40年来,珠海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在新起点上推动珠海经济特区“二次创业”,奋力争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排头兵,建设新珠海、新经济、新生活,2019年,珠海教育工作将以“提质创优建高地”为抓手,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努力实现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构建珠港澳三地教育深度融合发展新格局,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的满意度。
本报记者廖明山
见习记者王晓君
聚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2019年珠海市将新增学位17320个
近年来,珠海市把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作为努力方向,高度重视基础教育均衡发展。“2018年,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市委的决策部署,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斗姿态,打出政策组合拳,努力解决我们发展中的短板问题,以及人民群众不太满意的问题。”今年珠海两会期间,珠海市副市长阎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8年,珠海市相继出台了《珠海市学前教育第三期行动计划(2018-2020)》《珠海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8-2020)》,分别从制度层面明确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以及具体措施。
据了解,2019年,珠海市还将研究出台《西部地区教育振兴攻坚行动计划(2019-2023年)》,深化西部地区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提高西部地区学校教育管理水平和质量,着力解决东西部教育教学质量和师资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等问题。加快推进区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促进东西部地区教育均衡发展和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基础教育均衡配置方面尤为重要的是加快学校、幼儿园建设。”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2018年12月18日,珠海市2019年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出炉。全市普通高中共计划招生11385个(含民族班学生245个),与市教育局于今年1月下达的2018-2019学年招生计划相比,全市普通高中招生计划数共增长930个,优质学位增加644个。
据了解,2019年,珠海市将新增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共10所,改扩建学校12所,一共新增学位17320个。根据珠海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将新建、改扩建69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新增义务教育公办学位72000多个。
着力解决入园难、入园贵,落实校内课后服务工作
公办幼儿园数量少、占比偏低一直是珠海教育近年来面临的突出问题。为此,珠海去年出台了学前教育第三期行动计划,计划3年内实现全市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比达50%以上,以此解决学前教育“民办园收费不菲,公办园一号难求”的问题。通过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和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等措施,扩大学前教育普惠性资源总量。
2018年,市教育局严格落实市十件民生实事的要求,多措并举确保按时完成目标任务。据统计,2018年新建、移交、收购8所公办幼儿园,其中建成3所、移交2所、收购1所、开工2所。截至2018年12月底,全市共有幼儿园335所,在园幼儿数79383人,其中公办园45所,在园幼儿数13285人,民办幼儿园290所,在园幼儿66098人,普惠性民办园215所,在园幼儿50590人,2018年底全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0.46%,同比提高3.28%,2018年全年新增3838个普惠性幼儿园学位。
教育关乎民生福祉,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今年市十件民生实事中,“开展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作为今年政府的一项“民生大礼包”,将被送入千家万户。根据《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珠海市计划到今年底实现全市70%以上的小学为全部有需求的学生提供课后服务,到2020年底基本实现全市小学为全部有需求的学生提供课后服务。
3月1日起,香洲区率先实现全区42所公办小学校内课后服务全覆盖。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开展校内课后服务,对于帮助学生家长解决接送孩子困难、缓解城区学校放学时段交通拥堵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积极推进珠港澳教育融合发展深化珠港澳教育领域交流合作
新时代的珠海迎来新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重要发展关口的腾跃。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珠海教育将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和人文优势,在珠海这座拥有40年改革开放基础,具有开放精神的城市,推进珠港澳教育融合发展,实现教育领域的对外开放所具有的现实优势,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进珠港澳教育融合发展。
为积极主动推动珠海教育全面开放,2018年市教育局局长林日团曾应邀率团赴澳门教青局,参加珠澳教育交流工作会议暨珠澳姊妹学校缔结协议签署仪式。据了解,为夯实珠港澳姊妹学校交流平台,深化基础教育良性交流互动,与港澳地区共享先进教育理念、先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共同学习、健康成长,珠海市教育局曾先后6次前往香港、澳门商谈珠港澳教育融合发展问题。
同时,珠海市以“琴澳新街坊”项目建设为契机,在符合条件的学校开设港人或澳人子弟班,妥善解决在珠海市工作居住的港澳籍人员子女入学问题;在珠海选址创新建设珠港澳职业教育公共培训基地;拓展建设珠海职业院校在港澳地区的实习就业基地等。
2018年11月27日,“粤港澳同一堂课·走进大湾区”网络教研活动在珠海市文园中学举行。这是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举办第13场“同一堂课”网络教研系列活动,首次由来自粤港澳三地的专家、学者、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据悉,为了能够积极主动融入港澳教育发展大局,珠海市定期开展“同一堂课·走进大湾区”系列活动,实现区域优质资源共享,提升教育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此外,珠海市还在探索建立“珠港澳教师交流进修培训营”制度、积极打造“互联网+”智能化创新型教育等方面不断创新。
为了促进粤港两地青年的交流,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携手香港“青年新世界”第四次举办“逆流挑战”珠海站活动。2018年6月29日至7月2日,160多名香港青少年在珠海开展60公里的城市骑行挑战和体验拓展等活动。这只是市教育局一直以来积极主动促进港澳人文交流工作的一个侧影。
除此之外,珠海市还将积极引进港澳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建设合作办学项目,鼓励驻珠高校开设葡萄牙语、西班牙语等小语种专业,依托珠海文化遗产资源和红色教育资源,吸收珠港澳学生开展研学旅行促进人文交流。
新闻推荐
现在的高栏港。本报记者张洲摄建成后的港珠澳大桥。本报记者李建束摄珠海大道是连接珠海东西部城区的重要交通干道。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