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新闻 香洲新闻 斗门新闻  金湾新闻 
新岭南 > 广东 > 珠海 > 珠海新闻 > 正文

文化兴 旅游旺 体育强 奋力谱写新时代珠海文体旅游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来源:珠海特区报 2019-03-05 08:21   http://www.kcqsx.com/


在珠海海域举行的全国帆船帆板锦标赛已成为靓丽风景线。圆明新园游船上的宫廷情景剧表演。在日月贝举行的海峡两岸四地太极拳展演。冬去春来,循环往复。四十载,一座城,旧貌换新颜。建市40年,珠海正从一座落后的边陲小镇,逐步向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门户枢纽、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和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典范的目标迈进。如今,珠海大剧院里纷至沓来的高雅艺术表演、珠海百岛迎来送往的四方游客、横琴国际网球中心举行的各大体育赛事,都是珠海文化、旅游、体育交出的喜人答卷,也展现了这座城市40年时光洗礼后的美丽蝶变。

群众文化活动迎来新局面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琴声悠扬。在珠海市各大市民艺术中心,每周都举行着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为市民的业余生活“添”活力。刘琳家住在前山,2019年2月,前山市民艺术中心每周都会举办少儿琵琶班。知道这个消息后,她就定期带女儿来听课。“在家门口就能带孩子学到知识,真是太方便了,而且这些培训课都是免费的,真是要给主办方点个赞。”

文艺讲座、惠民表演、亲子互动……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接连举行,不仅是孩子,包括成年人都可以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项目。这些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在丰富业余生活的同时,也极大地满足了市民的精神生活,广大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加。

公共服务力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而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是判断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力强弱的重要标志。日前,《公共服务蓝皮书:中国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力评价(2018)》对外发布,其中,在文化方面,珠海排名第四,也体现了珠海文化活动百花齐放的盛况。

文化,是一个城市独一无二的印记。回望珠海文化艺术发展之路,1980年2月,市文化馆改为市群众艺术馆,分设文学组、戏剧辅导组、美术摄影组和行政组。1989年5月,拱北文化中心和市艺术中心并入市群众艺术馆,设文艺辅导部、少儿文艺部、企业文化部、美术摄影部、文学编辑部和办公室,附设特区文艺培训中心、特区艺术团和特区曲艺团。

一个个生动的时间节点,记录了珠海文化惠民之路的铺就。

文化,也是一个城市的精髓和灵魂。据统计,截至2018年年底,珠海市市民艺术中心达54个,全市318个村居文化中心100%达到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标准,每万人拥有室内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超过1600平方米,高于广东省平均水平。2018年,珠海市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565.75元,排名全省第一,远高于全省人均289.35元。市区“十分钟文化圈”、西部地区“十里文化圈”逐步形成。

一个个鲜活的数据,描绘了珠海“文化强市”之名的写成。

未来,珠海市也将继续推进镇(街)文化站达到省特级站标准,实现基层文化设施全部达标和村(居)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迎接2019年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全国文化馆站评估定级考核,完成市区“十分钟文化圈”、西部地区“十里文化圈”建设,让高雅文化普及到更广泛的群众中去,文化发展的活力也正在喷发。

全域旅游构筑发展新目标

河道纵横,百岛如珠,伴水而生的珠海从不缺令人心驰神往的美丽景色。所以,自1979年珠海市成立后,旅游业就成为先导行业。同年11月,兴办石景山旅游中心。随后,香炉湾风景区、珠海烈士陵园、唐家共乐园等15个景区、景点相继开辟、修建和扩建,珠海宾馆、珠海度假村、白藤湖度假村等具有现代化特色的酒店、度假村和游乐设施逐步建设,打造了一张生动的珠海对外交流“名片”。

新时代,新征程,再出发。2019年3月1日,《珠海经济特区旅游条例》正式施行,指出珠海市旅游发展目标,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突出滨海特色和口岸优势,将珠海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游客集散地和滨海国际休闲旅游目的地城市。

据统计,2018年,全市共接待游客4311.3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66.16亿元,纳入统计范围的景区景点共接待游客2778.27万人次。对比2000年,全市共接待游客813.6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0.25亿元,纳入统计范围的景区景点共接待游客344万人次,已呈现大跨越式发展,为珠海市全域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018年11月27日,珠海市全域旅游工作会议召开,部署珠海市全域旅游工作,将举全市之力稳步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工作,全力塑造一流品牌、一流形象和一流影响力,努力把珠海打造成为世界旅游名城。目前已印发了《珠海市加快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方案》,召开全市全域旅游创建工作会议,珠海旅游业发展迎来全域旅游新时代。

蓝图绘就,方向已明,坚定前行。接下来,珠海市将创新旅游投资发展和消费模式,推动旅游供给侧改革,推动珠海旅游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全力配合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打造粤港澳旅游集散地和高品质生活区,打造滨海国际休闲旅游目的地,珠海旅游又将迎来发展的春天。

竞技体育运动再添新活力

预备、起跑、跳跃……北京时间2019年2月21日凌晨,在德国杜塞尔多夫进行的2019年国际田联世界室内巡回赛总决赛中,出生于珠海的中国名将王宇以2.34米的成绩获得男子跳高银牌,同时还打破了张国伟保持的2.33米的全国室内纪录,这也是珠海体育事业的又一里程碑。

回望珠海体育事业发展之路,建市后,随着“奥运争光计划”“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足球、田径、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40多个竞技体育项目在全市得到推广和发展,也培养了一批为国争光的运动员。如今的珠海竞技体育成绩斐然,在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上,珠海市运动员顽强拼搏,奋勇争先,创造了珠海市参加奥运会的历史最好成绩,其中,易思玲勇夺女子10米气步枪的金牌,为珠海实现奥运金牌和奖牌“零”的突破。在雅加达第18届亚洲运动会上,珠海培养输送的运动员凌文伟、冯国敬、梁丽平、朱雨玲、李强、王宇等人共获得皮划艇、乒乓球、龙舟、跳高等6金5银的好成绩。

一批有代表性的体育人物,也带动了城市群众性体育运动的发展。“我每天早上都会在这里跑步,我就住这附近,十分方便。”在香洲社区公园晨跑是林大爷每天的固定项目。像林大爷这样的人还有很多。据统计,全市基层体育健身设施基本达到全覆盖,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处于全省前列,珠海群众体育运动平稳有序开展。

1994年,珠海市被确定为广东省推行全民健身战略的试点城市,拉开珠海群众体育事业的序幕。1997年,修订“珠海市群众体育达标评定标准”。1998年,全市22个镇、6个街道办事处成立了全民健身领导机构或全民健身协调机构。2000年10月15日至28日,举办“珠海市首届体育节”……持续性的政策支持和活动开展,为群众体育事业的不断深入,打下坚实的基础。珠海市文化体育旅游局荣获“2013-2016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

全民健身服务再上新台阶

近年来,珠海全民健身设施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初步形成“十分钟体育圈”,尤其是社区体育公园建设,截止2018年已达216处,基本实现社区体育公园全覆盖,社区体育公园与绿道网连接,构成“点、面”相结合的绿色低碳立体全民健身场地网络,社区体育公园建设在全国成为城市特色。全市基层体育健身设施基本达到全覆盖,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8平方米。正在推进的珠海市全民健身综合训练馆建设已被列入2019年十件民生实事。

全民健身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积极探索体医结合发展,把全民健身系统融入“健康珠海”建设体系。夯实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内容,融入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理论实践知识。全民健身指导队伍不断壮大,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超过6000人,领先省每万人25名的指标,处于全省前列。

一把手访谈

做强产业,

积极推进

公共服务建设

针对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玲萍表示,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将紧紧围绕“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门户枢纽、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和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典范”的目标要求,牢牢把握工作重点,奋力推动珠海经济特区“二次创业”加快发展。

要推进文化体育旅游体制机制建设,继续深化改革创新。做大做强文化体育旅游产业,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现代文化产业,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依托2018年广东省珠海市文化设计创意大赛为平台,激励文化创意企业开拓新领域,积极培育文化产业新业态新集群。以“文化+”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推动“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旅游”“文化+体育”“文化+互联网”等新兴文化业态发展。大力发展体育休闲产业,吸引一批有特色有前景有实力的体育产业项目落户珠海。积极创建5A级旅游景区,全力支持横琴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主题公园二期和海泉湾二期项目建设,大力发展高端商务旅游和会展旅游。推进旅游与城市建设、乡村振兴、文化体育、海洋海岛等融合发展,助推实体经济发展。把珠海建设成为港珠澳地区旅游集散中心、大湾区高品质生活区、大湾区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区。

要推进文化体育旅游公共服务建设,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补齐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短板,把短板变成“潜力板”,继续打造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加快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文化遗产传承利用,积极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全力打造“艺术之城”“书香之城”。大力推进体育强市建设,继续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全面提升体育服务标准,促使人人都能享有较高水平和较高质量的公共体育服务。推进东西部地区公共体育服务均衡发展,为西区和海岛配备一批健身器材和设备。加强旅游基础配套,继续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加强旅游市场综合执法和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扎实推进“厕所革命”,推进厕所革命新三年行动计划,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滨海国际休闲旅游目的地。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廖明山熊伟健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朱习

新闻推荐

珠海建市40年来财政实力明显加强 ? 一般公共预算增长上千倍

40年来,珠海已经发展成为现代化花园式海滨城市。珠海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越来越强。40年来,珠海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 文化兴 旅游旺 体育强 奋力谱写新时代珠海文体旅游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频道推荐
  • 两年内实现 三级全覆盖 珠海斗门区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品牌
  • 城事调查 道路千万条 夜深难返校 珠海两大剧院纷纷推出优惠政策,吸引大学生观看演出,但不少大学生表示捧场“有难度”
  • 《珠海经济特区防台风条例》正在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台风期间不得强制非抢险人员到岗
  • 27人被判处有期徒刑 珠海公开宣判首宗因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恶势力犯罪团伙案件
  • 从破到立:风貌管控重塑斗门美丽乡村 村居规划编制覆盖全区88个村居,年底前完成13条样板村基础设施建设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