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珠海建市40周年,万山区组织开展渔船拼接创意活动。万山区供图
东澳岛。
万山岛。
外伶仃岛。
桂山岛。40年栉风沐雨,40年阔步前行。在波澜壮阔的珠海经济特区改革发展建设的历史大潮中,万山管理区走过31年芳华,全国第一个地方性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以下简称“万山区”)则走过了21年岁月。
近年来,万山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万山区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海洋经济、海洋海岛旅游业发展,谱写出特色发展、创新发展的绚丽篇章。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宋爱华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程霖
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建区以来,万山区立足海洋海岛独特优势,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始终把特色发展、创新发展放在突出位置,依托海洋海岛独特优势,以高端特色旅游作为主导方向,大力发展旅游、渔业、商贸、酒店、餐饮等产业,以创新驱动引领海洋经济转型升级,有序推进海岛波浪能试验、海洋清洁能源、智慧海洋等项目,着力推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稳步提升经济综合实力。
据统计,1988年万山区地区生产总值仅为4800万元,1998年地区生产总值仅为3.11亿元,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33.67亿元,30年增长了69.1倍,年均增长1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1988年的93万元、1998年的2438万元增至2018年的3,6127万元,30年增长387.5倍,年均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988年的208万元、1998年的1.25亿元增至2018年的13.1亿元,30年增长628.4倍,年均增长24%;固定资产投资从1988年的3633万元、1998年的6225万元增至2018年的16.9亿元,30年增长45.6倍,年均增长14%;外贸进出口总额从1988年的356万元、1998年的2.57亿元,增至2018年的52.11亿元,30年增长1462.8倍,年均增长28%。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海岛面貌焕然一新
建区以来,万山区集中力量建设一批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补齐海岛公路、港口、码头、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短板,搭建起陆岛立体交通体系,营造良好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不断提升海洋海岛开发的服务保障水平。建区初期生活困难、物资匮乏、交通不便、公共服务短缺的局面得到彻底改变,海岛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通过多年建设,目前万山区各大海岛内交通微循环系统初步打通,居民海岛公路将全部实现成环。海岛航班加密,航线不断优化,陆海空立体交通体系逐步完善。海上风电示范项目顺利推进,水库扩容和光纤上岛稳步推进,海岛供水供电能力和通信保障水平正在全面提升。海岛防灾减灾能力也在持续加强。2018年珠海市委、市政府着眼于缩小陆岛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决定三年内(2018年—2020年)筹集不少于15亿元资金支持海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标志着海岛基础设施建设迈入补齐短板、扩大建设、加快开发的历史新时期。
海洋海岛环境持续优化
生态文明建设卓有成效
建区以来,万山区不断提高海洋海岛生态保护水平,持续深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扎实推进以各级自然保护区、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和海洋牧场、生态镇村等为载体的生态文明建设和治理,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和谐美丽渔村。乡村振兴战略有序推进,对万山村、东澳村、外伶仃村、桂山村、桂海村等开展渔村旧村更新改造,使建筑风貌和人居环境持续优化提升。经过多年建设发展,万山区海岛的垃圾污水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所辖3个镇全部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镇,7个渔村均获评市级生态村,全区所有学校均获评“广东省绿色学校”,万山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成为农业部2015年公布的首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高端旅游迈出新步伐
万山旅游品牌日益响亮
建区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万山区坚持规划引领、特色发展,大力培育高端、特色海洋海岛旅游业。不断加大对景点景区和旅游设施的升级改造,做强海岛“文化+旅游”品牌,优化旅游发展环境,提升服务设施和保障水平。近年来,桂山镇“万山海战遗址”被省委宣传部确定为广东省首批红色革命遗址重点建设示范点。万山镇被评为“全国特色旅游名镇名村”“广东省旅游特色镇”,“万山海洋科创小镇”入选省级特色小镇培育库。庙湾岛获评“广东省十大美丽海岛”,外伶仃岛获评“广东省滨海旅游示范景区”。三角岛“公益+旅游”项目成为全国首批以市场化方式转让无居民海岛使用权的示范项目。2017年,东澳岛、外伶仃岛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海岛妈祖诞获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8年,桂山岛顺利完成国家3A级旅游景区创建。“秘境万山”之美通过中央电视台《舌尖上的中国》盛名远扬,《人民日报》以专题报道了桂山岛,万山群岛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正在不断提升。
2018年,珠海市委、市政府明确了万山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休闲旅游度假胜地”的目标定位,万山群岛在全省旅游发展大格局中崭露头角。《广东省海岛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7年-2030年)》中明确了以万山群岛为龙头,打造世界顶级海岛休闲旅游集群,让珠海的海岛游呈现出更强的生机和活力。2018年万山区各海岛共接待游客56.3万人,同比增长3.2%;过夜游客48.7万人,同比增长3.7%;实现旅游收入4.33亿元,同比增长14%。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百姓获得感不断提升
建区以来,万山区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大力改善民生,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体系和良好的社会秩序,使海岛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万山区有序推进基层治理创新,有力推进对各类社会问题、民生事件的高效处置。以发展特色海洋经济和高端旅游业为重点,积极发展海岛民宿等特色产业,不断提升海岛镇村实力,多渠道带动海岛渔民增收致富,让企业、群众共享海岛绿色发展成果。万山镇获评为省级休闲渔业示范镇,万山村和东澳村获评省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休闲渔业成为集体收入的新增长点。
多年来万山区的精神文明和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加强,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政治社会稳定有序,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万山小学获得第三届全国青少年普法“零犯罪学校”荣誉称号,辖区三个镇均成功创建“广东省宜居示范城镇”,桂山镇成功获评“国家卫生镇”“广东省文明镇”等荣誉称号。
40年前,珠海经济特区轰轰烈烈拉开建设大幕,万山群岛也翻开了发展的崭新篇章。抚今追昔,多年来万山的建设者们栉风沐雨艰苦奋斗,海岛的发展让人振奋,万山的未来让人充满期待。站在新的起点上,万山区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以敢为时代先的精神,深入落实“开发试验”职能,力争在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一步打造海洋特色经济品牌中取得新业绩,奋力谱写新时代万山发展新篇章,为全市推动“二次创业”、建设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贡献万山力量。
新闻推荐
建市40年,珠海发展始终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为目标 把“宜居”烙印在城市发展脉络上
2007年秋季,珠海正式对本市户籍的中小学生实行12年免费教育,这一举措在广东省乃至全国都属首创。珠海已经形成多层次、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