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具特色的手信尹淑华 摄
街上不乏百年老店黄碧燕 摄
美味的鸭扎包煲仔饭 黄碧燕 摄
文/梅尔
日前,由羊城晚报联合珠海市斗门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共同举办的大型系列美食活动——“羊晚带你品味斗门”,相继走进斗门区的井岸镇、斗门镇、莲洲镇、乾务镇、白蕉镇和白藤街道,为市民游客介绍了丰富多彩的斗门美食和旅游景点,不少羊城晚报的读者专程前往打卡,而且还留下了他们最真实的感受评价,让我们看看他们怎么说的!
读者:邓小小小妖精
珠海斗门清朝古街,整条街不过几百米,大概10分钟能游完。但是古街的烟火气让我感觉自己穿越了。这里每一栋建筑颜色花纹搭配都不一样,一砖一瓦带着民国时期的风格。
这里我要重点介绍一下美食。咸鱼街8号面馆,一家用柴火的老店,经过想起了小时候旧街村落的味道,回忆满满。其中叉烧汤面有筋道的面加半肥瘦的叉烧,有点咸,但是味道很不错;牛腩汤糍水,牛腩量足、糍水米浆味浓,搭配美味的牛腩汁,相当入味。
久仰大名的艾糍,有一点点药材味,是很天然的食物,有韧性;虾米糍,肉眼看到的虾米,每天早上新鲜出炉,温热的肠粉,口感层次分明,酱油适量搭配好味;脆皮糯米鸡是炸的,香口!
扎鸭包是很不错的手信。按照鸭子不同部位自由搭配,价格很实惠,还有礼盒包装。
读者:何春华He
逛新潮古街,看古老建筑,这条古街道让人感受到厚重的历史文化感的。
这条古街有栋建筑非常特别,有着立体的镂花、白色的门窗,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当年斗门墟的行政中心。这个充满西方建筑气息风格,当今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除了建筑独特,这里的美食也是不能错过!虽然古街只有几百米长,却保留了传统地道的美食。城市虽然在不断发展,但这里仍能寻到千年古迹。
读者:Ivy
珠海斗门旧街保留了骑楼建筑之余还有很多美食小吃,让你看够、拍够、吃够。在古街慢慢走走逛逛,可以享受一下慢生活。
骑楼的设计可算是人民的智慧,每一层的楼面都有好多特色的画花跟雕饰,非常值得一看。小食非常多,味道更是令人赞不绝口,让我介绍几家吧!第一家是岭南饼家。多款特色的本地商品,有酥饼、牛耳朵、绿豆饼等等;第二家是鸭扎包。这个真的第一次见,分别有鸭头、鸭掌、鸭翅,然后再用鸭肠扎住,味道就像吃腊味的感觉,很甘香!第三家是民间美食。这算得上是传统文化了,纯手工的制作保持了一代又一代。炸糯米鸡是香脆、糯香不油腻;咸煎饼是香香脆脆;豆腐花又滑又嫩、咸甜都可以哦;还有更多的是艾糍粑、砵仔糕、虾米糕。再来一碗糍水是必不可少的,糍水有点像平时吃的米粉,滑溜溜的。
读者:Sandy欣欣
斗门旧街,我真的是第一次听说,原来珠海市区还藏着一条历史这么悠久的街区!
“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两岸黄杨,流连忘返”这条大字标语就在街头,真的有儿时的味道。据说这里有1000多年的历史,当年还被列为文物保护区域。还有各种小吃、民宿、传统的手工艺……非常吸引人,感觉自己沉迷于这里了。
斗门旧街不单止环境优美,小吃也是非常吸引我们。整条街最多人光顾的一家柴火自制面——炒糍水,老板和老板娘都非常热情,糍水就像桂林米粉,但是比桂林米粉好吃多啦,汤底真的太好喝了吧!还有一家特色小店,豆腐花真的非常滑,还有钵仔糕、虾米糍、艾饼、脆皮糯米鸡……最后走之前门口那里有一个老伯伯卖的“野生黄茅根甘蔗水”真的特别清润清甜。6元一瓶,也太划算了吧!
来这里不需要门票,外面有很多停车位,交通非常方便,路过珠海的小伙伴千万不能错过来这里打卡呀!
读者:郑蓝
上周末,我与一众影友食客来到这条斗门古街。斗门镇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历代地方行政机关驻地。据历史记载,这里北宋时称潮居里,明清期间称黄梁都,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置巡检署。斗门墟就是地方行政中心。墟镇的清朝古街便是历史留下的印记。
一进街口就看见一个建筑上刻着“斗门”两个大字,从那些依稀可见的招牌上看,完全可以想象这条街当年的繁华。虽然如今这些建筑的砖瓦已然残旧,有些已经杂草丛生,但是这些并不影响古街的魅力,因为她还是一条原汁原味的保存较完整的古街,里面蕴藏着厚重的历史文化。
现在,古街与商铺同生共荣。我们来到一家卖陶瓷的门店前,被店里的鸡公碗吸引。店家是新会人,除了卖特色陶瓷,还专门经营新会的特产。一楼是店铺,除了买特产,游人三五知己来到这里,可歇下来,打个时令的陈皮火锅。店家很友好,专门邀请我们上天台,看他们晒的陈皮,而影友则把这一刻当做了创作的机会。
古街的古老,要有人气才能带出她的韵味,人在当中,各种现场抓拍,有的出奇制胜,有的浮想联翩。难怪有人说创作是最能留住时光的,一条仅500米的斗门古街,影友们居然在这里泡了将近4个小时。
走着走着,一家很有特色的店铺吸引了我们——赵氏鸭扎包煲仔饭。据说这横山赵氏家族为三江赵氏宋宗室后裔,在当地已有100年历史。这里原来是新会县和中山县的交界处,人口较集中,商铺食店成行。当时横山街就盛产鸭脚包,做法就是把鸭脚、鸭下巴、鸭翅、鸭肝、鸭肠和猪肉腌制后晒干,并捆扎在一起,流传至今已有70多年历史。横山鸭扎包属于广式腊味,目前已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珠海赵氏鸭扎包也获得了广东“十佳农家美食”的美誉。
既然遇见了,这也成了我们在古街吃晚饭的理由。不由分说,每人一煲赵氏鸭脚包煲仔饭,新鲜出炉,香喷喷热辣辣。就这样,这味通过腌制、凉晒、包扎,完全手工制作的传统美食,伴着饭香,让我们得以唇齿回甘,而我们也带着斗门寻味的收获和满足,回程广州。
新闻推荐
斗门区奋力打造珠海“二次创业”加快发展新引擎 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美丽的斗门。美丽乡村成游客热门“打卡地”。长园运泰利生产车间一派繁忙景象。12月18日,总投资约3.6亿元的斗门区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