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设施在加快建设、投放
文/图羊城晚报记者郑达
1月27日,羊城晚报刊发《垃圾分类时代,离珠海有多远》(见羊城晚报2021年1月27日珠中江A13版)引起各界热议。当天下午,珠海市城管局及香洲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对报道做出回应:今年将加强对混装混运方面的检查与指导工作。
珠海市香洲区城管局副局长陈思明介绍,2021年5月底,香洲区要实现全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基本全覆盖。至2021年12月底,完成查漏补缺,持续巩固提升,形成生活垃圾分类的“香洲经验”。
现状:反映的问题是今年的重点工作
对于羊城晚报稿件中反映的香洲区部分小区垃圾分类混装混运、居民参与度低等情况,珠海市城管局副局长赖晓斌回应:“我们今年的重点任务是监督检查各区各单位在垃圾分类混装混运、楼层撤桶并点和定时定点投放,并且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方案。”
赖晓斌表示,垃圾分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是一件关键“小事儿”。珠海市有横琴新区在内的5个垃圾分类示范区以及梅华街道、莲洲镇2个示范镇街,但是还有部分小区存在混装混运、居民参与度低等情况,尤其是没有列入试点片区的小区。“对于居民习惯的养成,我们将加大力度,加强入户宣传和引导工作。”
对于混装混运等情况,珠海市将根据《广东省城乡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和《珠海经济特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督促单位、家庭和个人履行垃圾分类投放义务,“以教育引导作为主要手段,对违反者进行教育与处罚”。
记者了解到,目前,横琴新区内39个办公区、18个居住区等均已实现分类设施全覆盖,金湾区126个住宅小区、9个行政村也做到设施设备全覆盖,入户宣传率达到100%。而作为香洲区试点的梅华街道共130个住宅小区,也全部实现垃圾分类覆盖,活动宣传覆盖街道全部人口18万余人。
未来:今年基本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赖晓斌说,垃圾分类对于环卫工作来说是一场“革命”,今年要实现全覆盖,难点在于厨余垃圾的收运体系必须建立起来。目前,珠海市最大的两类垃圾是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厨余垃圾由于味道比较大,更为市民所关心。记者了解到,这项工作将在今年5月底前完成。据悉,清运公司将按照定线路、定时间、定地点、定桶编号的模式,确保日产日清和收运及时。
“我们要在6月1日前把这些设备都摆下去,起码让老百姓有地方扔垃圾。”陈思明表示,以香洲区为例,下一步将建立“部门、镇街、社区、物业、企业、家庭”联动的垃圾分类模式,明确垃圾分类工作职责,从责任机制、激励机制、协商机制等定期协商垃圾分类,出台居民参与垃圾分类正向激励措施。
陈思明介绍,今年4月底前,将结合实际选定分类投放收集点,5月底前,将落实“撤桶”工作并建设分类投放收集设施,“原则上,我们按照每300户到500户设置1个生活垃圾集中投放收集点,撤掉原先多余的投放收集点位。”而对于原有的环保垃圾屋应结合实际情况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要求,因地制宜改造升级。
对于垃圾分类的宣教工作,陈思明表示,将在今年5月底前组建督导员队伍。居民区每个投放收集点在定时投放时段将配备1名垃圾分类督导员,而督导员也将获得一定补贴。
赖晓斌介绍,珠海市接下来将加快全链条全体系建设,依法推进强制分类,今年基本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基本建成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
新闻推荐
2020年珠海金融运行“成绩单”出炉 银行业信贷投放总量精准度明显提升
本报讯记者耿晓筠报道:27日,2020年珠海金融运行“成绩单”新鲜出炉。据人民银行珠海市中心支行公布的珠海市货币信贷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