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合村党群服务中心。本报记者 文波 摄站在坦洲镇最南端新合村中珠联围海堤,一江之隔的新合村党建公园内,党旗迎风飘扬,新合小学至中珠联围海堤路段,工人们正抓紧时间翻修道路,忙得热火朝天。去年,新合村成功申报中山市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项目后,35个项目陆续进入施工阶段,一幅美丽和谐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见习记者 陈雪琴 本报记者 吴森林
■完善基建提升乡村颜值
初心长廊感悟使命初心,红心书屋面朝大海赏心悦读,红歌广场立放的歌曲牌子扫码听歌,感受非遗咸水歌文化……2月19日上午,记者在新合村大冲口水闸旁的党建公园发现,该园内不仅配套了初心长廊、宣誓广场、红心书屋、红歌广场、便民服务站、水文气象科普站等配套设施,该村的党群服务中心也位于此地。
很难想像,以前的新合村曾是软弱涣散村,毗邻珠海、绵长的海岸线、大片的红树林,6000多户常住人口守着几千亩肥沃的土地、鱼塘,作为纯农业村的新合村经济发展却始终上不去。
2018年8月,按照市委统一部署,李捷前往新合村担任第一书记,刚去到新合村他就发现了党群服务中心位置偏僻、场所狭小,无法满足群众需求。于是李捷和村“两委”干部、党员代表商量解决对策,最终决定将大冲口水闸管理处大楼进行改造,经过提升改造,大冲口水闸旁的党建公园于去年10月份建成,总规划面积达51000平方米,里面党群服务中心、乡村振兴服务室、咸水歌传承中心、文体服务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当天,紧邻党建公园附近的中珠联围海堤附近,正在扩建的道路已经初具雏形。李捷介绍,去年以来,新合村为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提任了一批敢做敢想的年轻干部,全年围绕着疫情防控、村集体经济发展、美丽示范村建设持续推动乡村振兴。例如,疫情期间,新合村党委帮助农户销售滞销农产品;成立新合村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寻找突破口;探索实施“稻鱼共生”养殖项目,打造“一田两种、一水两用”的新型农业生产模式等。
沿着中珠联围海堤前行,车窗外密密麻麻的香蕉林不断闪过,正在修建的大桥,准备上漆的沿海栈道、展翅高飞的白鹭等都见证着新合村乡村振兴的发展。在灯笼山附近,一群骑着自行车的游人呼啸而过,李捷介绍,每逢节假日,一车车来自珠海的游客,前来摘果钓鱼,体验乡村旅游的乐趣。
■打通产业路拓宽群众致富路
离新合村党群服务中心不远处的婷婷葡萄园内,红心芭乐、圣女果、菜心、豌豆等时令蔬果正是采摘的好时节,三三两两的有人提着篮子,慢慢悠悠前往园内采摘。园区主人陈婷婷表示,在村“两委”干部的帮助下,她成为了村里的农业带头人,现在也学会了线上直播,打破了传统的线下销售模式。李捷介绍,去年疫情期间,新合村各农场都出现农产品滞销情况,于是新合村党委、驻村工作队走访各农场,摸清滞销农产品的底数,千方百计联系快递、商场、媒体平台,帮助10多家农户销售农产品3万多斤,直接挽回经济损失20多万元,同时还主动为农户免除租金共68127元。
“乡村振兴首先是组织振兴,让党员干部成为促推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头羊",让基层党组织成为凝聚党员群众的"主心骨"。李捷说,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支持,离不开基层党员带头发展,后续他还计划招收更多的优秀大学生、年轻党员为新合村美丽乡村建设出谋划策,把新合村打造成“湾区后花园”,让村里的经济发展驶上快车道。
阡陌相通的良田、绵延伸展的海堤、依江蔓延的红树林、香海大桥跨江而过……未来的新合村,金斗湾省级湿地公园、咸水歌文化公园、“荷塘悦色”二丰水塘会让村民生活更幸福,一条出村公路直通镇中心市场,让出行更便利,村民们的日子将越来越红火。
新闻推荐
珠海容闳博物馆内的容闳浮雕像。珠海容闳博物馆。1999年9月21日-22日,在大洋彼岸康州首府哈德福城举行一个引人注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