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联)6月8日,珠海市卫生健康局发布重要提醒:为减少因接种区域疫苗株核酸片段造成的人员检测核酸假阳性结果,市民在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若需要进行核酸检测,需要在离开接种单位24小时之后方可采样。
据介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由野病毒经过培养、灭活等工艺制备而成,病毒已经失去感染性和致病性,但仍保留了相对完整的病毒核酸片段。
在接种过程中,开启疫苗瓶、抽取疫苗液、注射器排气、接种后注射器或疫苗瓶内的液体残留等,可能会以液体或以气溶胶方式,污染接种场所的接种台、墙壁、门把手、走廊、接种人员和受种者衣物等物体表面。此外,因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灵敏度极高,如在核酸片段被降解前进行采样,很可能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
为此,珠海市卫生健康局提醒,在接种新冠疫苗时应减少受种者的陪同人员数量,进入接种单位时佩戴口罩,并配合健康询问、体温检测等措施,在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若需要进行核酸检测,需要在离开接种单位24小时之后方可采样。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刘联6月2日上午,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风湿血液病科主任储永良出门诊。在对一位患类风湿合并真菌感染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