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中,邓昊铭隔空给父母“爱的抱抱”
文/图羊城晚报记者郑达
通讯员董飞
父母分别在两地投入抗击疫情的工作,家里“没有大人”,孩子会怎样做?来自珠海的9岁少年邓昊铭仿佛“一夜间长大”,用实际行动撑起了整个家。
“我是个小男子汉”
邓昊铭的父亲邓定伟是一名广东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在珠海为危重症患者监护诊疗,还承担疫苗接种、核酸筛查任务,工作繁重,很少回家。他的母亲罗瑜是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的一名护士,疫情来袭,她主动请缨,前往广州支援抗疫工作。
邓昊铭的父母都知道,自己要站在最前线。但是家里只有年仅9岁的儿子昊铭和年近70岁的老人,怎么办呢?夫妻俩紧急召开了一个特殊的家庭会议,把情况告诉儿子:“只有你和爷爷奶奶在家,你已经是小男子汉了,要学会照顾自己和爷爷奶奶,扛起这个家!”
儿子沉默了一会儿,蹦出一句“那爸爸妈妈是要很久才能回来吗?”“对,我们现在要去医院了。”小昊铭全程不敢直视爸爸妈妈,话不愿多说,一说就要掉眼泪。他一个人默默走回房间,继续上网课。母亲罗瑜出门时,母子抱在一起哭成一团。
当晚,邓定伟打开儿子的聊天框,发现网名悄悄改成了“我是个小男子汉”。这时他还没想到,这个“小男子汉”会给他多少惊喜。
小男子汉一夜间长大
过去,昊铭的生活起居都是家人一手操办的,夫妻俩一直都有些担心他的自理能力。但是很快,昊铭就给了他们一个惊喜。
6月1日,是小昊铭经历的第一个没有父母陪伴的儿童节。这天,小昊铭起了个大早,要给爷爷奶奶做奶茶和果汁。这两种饮料他都只见过妈妈做过,这还是第一次尝试。午饭时间,夫妻俩看到了一张有些惊讶的照片。照片里一个锅、一杯橙汁、两杯奶茶,一只手从锅里舀奶茶进杯子里:小昊铭的奶茶和果汁做好了。除了奶茶和果汁,小昊铭还跟着爷爷学了许多菜,西红柿炒蛋、水煮牛肉、油焖鸡……
不仅爷爷奶奶有礼物,爸爸妈妈也有。这天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剪纸创作,他做了两张剪纸作业:一张是戴着口罩在一线抗疫的“妈妈”,一张是头顶有医院十字形标志的“爸爸”。“他生生把儿童节过成了劳动节。”邓定伟说。
爷爷有痛风,奶奶腿脚不好,于是小昊铭把晾衣服、洗碗、扫地等简单的家务活一人包揽了,他还把自己房间整理干净,拍照发了过来:“爸爸妈妈,以后我每天都会把房间收拾得干净整洁!”每天晚上夫妻俩和孩子视频时,都能看到新的惊喜。“看到孩子每天都有进步,感觉很欣慰。”邓定伟说。
不仅如此,他还成了家里的“小家长”,带爷爷奶奶下楼,熟练操作扫码登记、配合社区完成核酸检测,回家后还监督爷爷奶奶做好清洁消毒。爷爷腰腿不适,他便在视频下通过爸爸的指导,开好了处方,为爷爷购买了贴膏,嘱咐吃药,告诉爸爸妈妈,“我会照顾好爷爷奶奶的,请爸爸妈妈安心工作!”
在做好这些事情的同时,小昊铭的学习也没有拉下,上网课时,身为班长的他学习认真、专注,作业多次被老师表扬。
看着孩子一天天进步,在珠海的邓定伟也一点点放下了心:“可能是我们平常帮小孩做的事情比较多,没有放手让他自己去做,这次我发现他有很大的改观,会自己安排好时间、学习跟生活都能够帮上忙,就好像真的觉得小孩一下就长大了。”
把想说的话都装进盒子里
虽然一夜间成长了不少,但是小昊铭依然只是个9岁的孩子,难免会想爸爸妈妈。于是他做了一个手工盒子,忍不住想爸爸妈妈时,就写下一封信,放进盒子里。“爸爸妈妈在抗击疫情,我不能让你们分心,我把想说的话都装进了盒子里,等你们回来,我再说给你们听!”
小昊铭在信里说,他想他们、爱他们,但他会以爸爸妈妈为榜样,勇敢担当,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让他们担心。
“有时候看着视频里离得很近、却不能抱着的孩子,心理很难受,他就会张开双臂,给我们‘爱的抱抱’。”邓定伟说,虽然没有办法像爸爸妈妈一样冲在抗疫前线,“但他用自己的方式,努力为抗击疫情贡献一份力量、传递一份温暖。”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廖明山佘映薇)今年6月是我国第9个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珠海市将以“学法用法护小家·防非处非靠大家”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