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宣讲员向来宾介绍藏品。
珠江时报讯(记者/区辉成摄影报道)收藏近2000盏古灯,藏品由省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苏永善一人提供,设四厅一室,肩负科普教育基地、文化科技创客空间、STEAM教育等功能。昨日,极具特色的知行古灯博物馆,在禅城区东鄱小学举行揭幕仪式。
该馆建在东鄱小学教学楼二楼,设四厅一室:古代灯具历史与文化展厅、古代灯具科学与技术展厅、临时活动展厅、多媒体交流厅、“千灯屋”科技文化实践活动室。
该馆藏品丰富,收藏各类古灯具近2000件,包括从战国至民国时期我国各地的陶灯、瓷灯、青铜灯、玻璃灯等类型以及从世界十几个国家征集的古代特色灯具。
该馆以远古时代天火对人类的影响为切入点,介绍中国古代灯具的起源,展示各时代典型古灯的型制、款式、材质、工艺、文化、演变历史等。
该馆由苏永善老师和东鄱小学一起创建,全部藏品由苏永善老师提供。
苏永善,是禅城区教育局科学科技教研员,获过全国优秀教师、广东省劳动模范等殊荣。他先后指导学生完成多项文博及环境科研课题,夺取国际级奖励8项次、国家级奖励21项(次)、省市级奖励100多项(次)。
2012年,苏永善老师携手佛山二中创建了知隐博物馆。知行古灯博物馆的前身是“千灯屋”,它作为知隐博物馆的“分馆”于2013年在东鄱小学创建。从“分馆”变身为“专题馆”,这是一次量与质的升级。
知行古灯博物馆揭幕,受到了市文广新局局长陈新文的高度评价。他说,这是全市首个设在小学里的博物馆,“博物馆是城市记忆和留住乡愁的重要载体,把博物馆开进小学里,让文物"开口说话",让孩子近距离接触古灯文化,是一种很直观很特别的教育方式。”
据介绍,苏永善老师与东鹏陶瓷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准备在佛山建10个博物馆。“这样的善举非常值得肯定,能让更多人了解中华文化璀璨的历史。”陈新文鼓励东鄱小学把知行古灯博物馆办得更好。
为了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参观者,东鄱小学还专门培养了几十名博物馆小小宣讲员,把课堂教学和博物馆文化融合起来。
东鄱小学校长谭顺兴表示,知行古灯博物馆升级后正式开放,它将肩负起科普教育基地、文化科技创客空间、STEAM教育等功能,让参观者在“穿越式体验”中感受现代科技和传统文化相互交融的魅力。
昨日,东鄱小学还举行了校园灯文化嘉年华,开展制作创意灯和陶艺设计比赛,引导孩子们把传统文化和环保结合起来。
新闻推荐
打造创新要素枢纽中心加速融入“一环创新圈” 禅城区祖庙街道全面打造科创、文创、双创三大片区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专题新一轮的区域协调发展,对祖庙街道的定位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祖庙街道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当前,祖庙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