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正月初七是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人日。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
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此外还有登高赋诗的习俗。唐代之后,更重视这个节日。每至人日,皇帝赐群臣彩缕人胜,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则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
广府人家对人日有着特别的称谓——众人生日。人日这天是全家人相聚的重要日子,正所谓“一家人最紧要系齐齐整整”。佛山,广府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传统庆祝人日的风俗尤为浓厚,保留着浓郁隽永的年味。据佛山历史文化资料记载,人日这一天,除了拜神祈福,按照习俗,人们还要制作“人日菜”,都备酒肴,祭祀祖先,共饮生日酒。
顺德乐从岳步村是远近闻名的人日风俗传承地。一年一度的人日庙会更成了岳步村的文化标签。
策划/佛山日报记者范银燕撰文/佛山日报记者骆苏艳手绘/王淼冰
以大庙为“圆心”的人日庙会
72岁的梁旺霞,人称“八姨”。1月18日,她已经开始和伙伴们忙起来了。八姨是岳步大庙3位主管之一,也是资历最深的一位,从1984年到现在,一直管理着岳步大庙。每年正月初七,岳步村的人日活动都以大庙为“圆心”,八姨对当天的主事流程了然于胸。
“1500斤大白菜、150斤红萝卜、150斤芹菜、100斤莲藕、100斤茨菰、花生米100斤、60斤冬菇、50斤腐竹、50斤粉丝、20斤云耳、15斤黄花菜、斋肉丝40包、斋鸡15包、斋鱼丸15包、30斤装大米30包、油50斤、蚝油4箱、南乳10大罐,这些今天开始我都到菜市场订货了,不然到时买不够的。”八姨说,这些都是为了正月初七人日的斋饭准备的材料。
八姨说,每年正月初七,岳步村村民都会早早起床,清晨4点半接北帝出游,“天亮后街上人太多,会造成交通拥堵”。
北帝巡游完全村,时间大约到6点左右。几串鞭炮响起,“告诉”大家北帝巡游结束了,同时也是宣告着另一道程序的开始——卖斋饭。
斋饭从大年初六晚开始准备,参与烹制的全是村里的稍上年纪的阿姨义工们。洗菜、切菜、调味、切配料、炒菜、传菜……一条龙操作下来,阿姨们配合得十分默契,有条不紊。每年她们都要准备超过3500份斋饭。
7点,街上的人越来越多,本村村民、专程赶来参加岳步人日活动的“外乡人”都来了。10元一份的斋饭十分受欢迎。“每年的高峰时段是10点到12点,大家吃了斋饭就要去看扒龙船。”八姨说。
阿姨义工们在大庙门口卖斋饭的时候,也是庙里人流最旺的时候,市民源源不断地涌进庙里祈福。
中午1点,赛龙舟开始了,岳步涌里,百舸争流,将岳步村人日活动推向高潮。“四里八乡的龙舟都回来参赛,好热闹的!”八姨说:“扒龙舟要扒8圈,扒完龙舟就是分烧肉了。一天活动接近尾声,大家分到烧肉就高高兴兴返归啦。”
习俗与时俱进却又不失年味
岳步大庙人日庙会历史悠久,从明代沿袭至今。尽管随着时代的变迁,岳步村人日庙会形式也与时俱进,有所改变,但不变的是其承载着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浓浓的年味。
岳步村大庙原本是北帝庙,其历史可追溯到宋末年间,与佛山祖庙建立的年代相近。20世纪60年代,邻村崩堤,村民为了防洪,拆掉北帝庙的砖石填补大堤。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香港的乡亲回乡出资,北帝庙才得以重建。多年后,由于附近的多个庙堂要拆,人们就把原先供奉的塑像迁移到北帝庙内。现在岳步村的北帝庙成了附近最大的庙,人们也因此将其称作“大庙”。
八姨说,以前的人日庙会还有“烧大炮”。所谓“烧大炮”,就是村民们准备一个特制大炮在庙会中燃放,待大炮烧完后,大家可上前抢炮里的铁环,俗称“抢头炮”。抢到了头炮,就意味着这一年将“行大运”。
随着禁炮令的执行和推广,岳步人日庙会“烧大炮”环节被替换成别具顺德特色的扒龙舟。顺德人对扒龙舟的热爱贯穿了所有的节日。当天四里八乡,甚至远在大良的龙舟队都会前来岳步参赛,赶赶人日庙会的热闹。参赛队伍从麦家沙新闸涌面放龙,沿着小涌进入岳步主涌到南一队址前转栋,再往北头旧炮志渡口转栋,完成8次标准转栋后,龙舟从会堂门前河段设置的龙门冲过,主办方将在最后鸣锣,统计名次。
除了扒龙舟,还有趣味十足的抓鱼大赛。村民在自制的“鱼塘”里扑捉鲜活大鱼,寓意日子“年年有余,红红火火”。
人日的味道———七宝羹
人日除了拜神祈福,对于佛山人而言还有一个程序必不可少——吃七宝羹。人们认为吃过七宝羹,未来一年就顺遂、平安。七宝羹是人日独有的味道。
传统的七宝羹就是用七种蔬菜煮成的汤,承载着人们对新一年风调雨顺大丰收的期盼。如今人们吃七宝羹,其中五种菜是固定不变的:芹菜,谐音“勤”,寓意勤劳;蒜,谐音“算”,寓意精打细算;葱,谐音“聪”,指聪慧;芫茜,即香菜,取“芫”的谐音“缘”,指美好的缘分;韭菜,取“韭”的谐音“久”,寓意长长久久。
固定搭配的5样菜备齐后,另外两样菜就是各家的“秘方”了,代表着各家的年味。喜欢吃斋菜的市民不少会选择生菜、香菇、萝卜等补齐7样菜。做生意的人家有时会搭配生鱼片等其他菜,来一道“捞起鱼生”,寓意生意风生水起。更有新派的年轻人会搭配水果。
七样菜呈现的形式可以是杂菜汤、粥或者饭,煮好后全家人一起吃。吃过“七样菜”,意味着新年假期已告一段落,初八要打起精神,开市、开工,为新一年的美好生活打拼了。
新闻推荐
文/吴国霖10多年前,我曾写过一篇《顺德手信》,心心念念难以忘怀的手信。又到年关时节,年味越来越浓,年货和手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