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农商银行坚持有温度的金融服务。
佛山农商银行将持续创新产品和服务。
2019年8月8日,佛山农商银行吸收合并高明农商银行、三水联社,圆满完成改制任务。作为广东省内独一无二的吸收合并案例,此次合并涉及的资产规模最大,合并过程中的难点与挑战众多。
改革攻坚,越是艰险越向前。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监管部门和省农信联社的悉心指导下,在市、区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佛山农商银行主动作为、攻坚克难、敢打硬仗、敢啃“硬骨头”,高质量完成吸收合并,也成为全省农合机构中唯一在清产核资基准日前将重要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完毕的机构,在广东省农信社改革画卷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佛山农商银行在自身改制的同时,同步对云浮、廉江、阳西、澄海等地区农村金融机构进行定向帮扶。“输血”与“造血”齐头并进,“扶资”与“扶智”双管齐下,全方位助力被帮扶机构改制化险。
●撰文:文倩
图片由佛山农商银行提供
1勇于“吃螃蟹”
全省农合机构首例吸收合并
时间回推到三年前,2017年9月,广东省政府印发《广东省全面推进农村商业银行组建工作实施方案》,对广东省全面推进农信社改制工作提出了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部署了佛山农商银行、高明农商银行、三水联社合并的改革方案。
2017年11月,广东省全面加快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工作动员大会顺利召开,为广东农信新一轮改革发展吹响号角,佛山农商银行吸收合并高明农商银行、三水联社工作也由此拉开序幕。随后,佛山市政府印发《佛山市全面推进市级农村商业银行合并组建工作方案》,并成立佛山市农合机构深化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和佛山农商银行合并组建工作小组,以推动三家机构的合并工作。禅城、高明、三水区政府立即行动,协助推动本区机构开展合并准备工作。
深化改革,要敢于“吃螃蟹、涉深水、破坚冰”。佛山农商银行勇于先行,在全省农合机构中率先采用吸收合并的模式。这一模式在全国农合机构中采用较少,且没有统一做法可供参考,为合并工作带来新挑战。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我们在大胆探索中不断完善合并工作,探索了"依法合规、提前夯实、靠前辅导、政府支持、做实做细"的经验模式。”佛山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川介绍,合并工作组先后多次到广东省外已完成吸收合并的机构交流学习。更重要的是,通过地方政府、各级监管部门的悉心指导,在知名法律中介机构的跟踪式辅导下,整个合并过程真正确保了合法合规。
挑战不止于此。佛山农商银行吸收合并高明农商银行、三水联社是全省农合机构中资产规模最大的合并案例,三家机构合并后总资产约1400亿元。这意味着,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超量的清产核资工作。一组数据可见清产核资任务的紧迫与繁重:合并工作组需在30天内完成38480户贷款函证、49062户对公存款函证以及15110户股东的资格审查工作。
以股东资格审查为例,三家机构深耕佛山发展数十年,均拥有大量股东。当时又恰逢《商业银行股权管理暂行办法》(银保监会2018年1号文)出台,要求商业银行严把股东资格审核关。为此,佛山农商银行对吸收方与被吸收方的股东均进行了严格的股东资格审核,总计约1.5万余户股东。
“这些股东还存在农商行和农信社两种性质的股权,情况较为复杂,梳理难度大。此外,股东需要提交的审核资料很多,包括提供复杂的关联关系资料,这既需要股东的理解与积极配合,也涉及到大量的沟通、梳理工作。”佛山农商银行董事会秘书鲍岚回忆,一方面,工作组通过公告、培训、上门等方式与每一户股东进行深入、细致的沟通。另一方面,工作组在律师中介的协助下,在公安、法院、公证处等机关的帮助下,进行了海量的股东关联关系筛查和股东资格审核工作。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佛山农商银行全面准确掌握了股东资格情况及关联关系,妥善保障股东权益。
2啃下“硬骨头”
最快完成历史遗留问题处置
勇于“吃螃蟹、涉深水、破坚冰”的背后,不仅是佛山农商银行上下同心以“钉钉子”精神攻坚克难,更有着政银合作的强有力支撑。
涉政抵债资产和捐赠资产处置、不动产确权……吸收合并过程中,一个个挑战迎面而来。在省委、省政府的统筹下,佛山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多次召开专题协调会议,会同区一级共同破解吸收合并中的难点、痛点,为合并保驾护航。
在吸收合并过程中,历史遗留问题处置成为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合并前,高明农商银行和三水联社共有28.77亿元涉政抵债资产和捐赠资产需要处置。这些资产牵涉面广、时间久远,处置难度较大。根据改制安排和验收要求,自2017年11月合并正式启动到2018年3月31日清产核资基准日,合并工作组仅有5个月时间用于处置涉政抵债资产和捐赠资产。
时间紧、任务重,处置难度大。面对这块“硬骨头”,政银合力共同挑重担、打硬仗。在佛山市、区主要领导的亲自督办下,佛山市和三水、高明区金融局、财政局、国土局、税务局、国资委、工商局等多部门通力合作,通过市、区、镇街联合收储等方式快速推动资产处置工作。最终,此次合并涉及的28.77亿元涉政抵债资产和捐赠资产成功在5个月内处置完成,是全省农合机构中唯一在清产核资基准日前将重要历史遗留问题全部处理完毕的机构,跑出改制化险的“佛山速度”。
人民银行、银保监局、金融工作局等监管部门和省农信联社更是主动作为、靠前辅导,严把吸收合并的“质量关”和“风险关”。为确保清产核资高质高效完成,省农信联社在清产核资基准日前,提前派驻工作组进行摸底调研。佛山银保监分局在清产核资期间靠前辅导,实施过程管控,并在广东银保监局验收后迅速进场复查。
在监管部门和省农信联社的指导下,吸收合并工作得以高效、高质推进。在合并工作后期的多轮验收中,均未发现重大问题需要修正调整。银保监会对此次合并的申报材料反馈意见良好,没有任何重大问题需要补充说明。2019年4月4日,佛山农商银行吸收合并高明农商银行、三水联社正式获批,实现了“零整改”过审。
吸收合并获批后,在筹备开业阶段,国土资源、公安、市场监督等职能部门还开辟“绿色通道”,为原高明农商银行、三水联社拟重新开业的100家营业网点出具产权归属及地址、名称一致的证明材料,保障了合并后全部营业网点如期开业。
3“输血+造血”
标本兼治化解风险强帮扶
勇担使命,内外齐抓推动改制化险。佛山农商银行在推动自身改革的同时,还承担对外定向帮扶任务。在攻坚合并任务的过程中,佛山农商银行需同时完成对原云安联社、云城联社、阳西联社、廉江联社等机构的定向帮扶任务,通过扶资、扶智,助力被帮扶机构化解风险、健康发展。
一手扶资,以资金“输血”被帮扶机构。佛山农商银行通过派出帮扶工作组以及出资的形式帮助组建云浮农商银行、阳西农商银行和廉江农商银行,期间出资达15.06亿元。自身吸收合并完成后,又入股原澄海联社9.5亿元。近期,我行继续分期出资9.89亿元参与原澄海联社改制化险信托计划。通过直接“输血”,助力被帮扶机构成功实施财务重组、化解不良贷款、提升资本充足率。
一手扶智、扶制,帮助风险机构增强“造血”功能,激活发展内生动力。扶智“造血”,人才先行。佛山农商银行派出多名优秀中高层干部到粤东西农信机构任职主要高管。同时,抽调业务骨干人才直接进行现场帮扶。其中,由10多名专职骨干组成的工作组长期驻扎在原云城联社、云安联社。据统计,根据不同阶段的工作任务,佛山农商银行已累计派出超过100人次的帮扶团队前往云浮开展专项帮扶工作。
一批批骨干人才现场开展专项帮扶,有效助力被帮扶机构从制度建设、公司治理、管理会计、人员管理、绩效考评、风险管理等方面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在大零售金融、小微金融等普惠业务领域,通过专项帮扶,云浮地区农信机构的业务品种大幅增加,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的能力迅速提升。
8月的云浮,热浪袭来,云浮农商银行于8月17日正式挂牌营业。然而,就在几年前,不良资产处置曾一度成为组建云浮农商银行的“拦路虎”。
自2017年11月以来,佛山农商银行全力帮助云浮地区农合机构化解不良资产,直接参与或指导高风险贷款化解与不良资产处置。“帮扶工作组以大户为突破口,根据贷款户的规模和资产情况分梯队推进,做到"一企一策"化解高风险贷款、处置不良资产。”佛山农商银行云浮帮扶工作组成员举例,工作组梳理发现一户在当地有影响力、金额较大的集团贷款,偿还本息缺口较大。这家企业的风险化解密切影响着当地金融稳定和改制工作的成效。在对企业的资产负债、生产经营情况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后,工作组协助云城联社在当地政府、监管部门的支持下,联合当地银行机构,制定了详尽的帮扶方案。
向佛山本地优质企业推介该企业的资产;帮助企业盘活闲置资产;在疫情期间协调当地银行依照国家政策支持企业按季度结息……在“一揽子”帮扶措施之下,这家企业成功实现收支平衡。
值得一提的是,佛山农商银行还在云浮召开专场推介会,向自身优质客户推介云浮地区不良资产。据统计,在帮扶期间,由佛山农商银行推介客户购买的不良贷款抵押物、抵债资产共计约3.2亿元。
解决历史包袱,既要治标更要治本。除直接参与或指导高风险贷款化解与不良资产处置,佛山农商银行更帮助云浮农合机构进一步完善涵盖贷前、贷中、贷后全链条的风险管理制度,从源头预防信贷风险的发生。不懈努力之下,被帮扶机构的风险化解工作取得实效。
4新机制新银行
以更强实力服务地方经济
作为中国制造业名城和广东第三大城市,佛山强大的民营经济基础,成为本土农合机构发展的沃土。佛山农商银行、高明农商银行、三水联社在合并之前,三家机构在各自区域的市场份额均居第一。随着2019年8月吸收合并工作圆满完成,合并后的新佛山农商银行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资本实力、资产规模等都进入了全省同类机构前六位。
李川表示,新佛山农商银行将实现优势互补、抱团发展,充分发挥“1+1+1>3”的聚合效应,服务佛山经济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能力更强。
一年来,佛山农商银行站在全新的发展台阶上,加快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的转型升级,加大机制转换力度,有效释放发展活力,业务发展呈现新气象。截至2020年11月末,佛山农商银行各项资产总额达1580.91亿元,较年初增长11.17%;各项存款余额1294.51亿元,较年初增张11.22%;各项贷款余额827.69亿元,较年初增长6.54%。
一年来,佛山农商银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持续优化。今年1-11月,累计新发放抗疫防疫、复工复产类贷款超70亿元,直贴超18亿元,合计约88亿元;1000万元以下小微贷款余额达122.56亿元,较年初增长16.84%;涉农贷款余额128.02亿元,较年初增长14.72%。
业绩稳步增长的同时,佛山农商银行风险状况安全稳健。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等主要指标均符合监管要求。
2020年3月,继对原云安联社、云城联社、阳西联社、廉江联社等机构进行帮扶之后,佛山农商银行又启动对普宁农商银行的定向帮扶工作,一手抓利润提升,一手抓内生性机制建设,帮助普宁农商银行化解风险。截至今年11月,通过推动银团贷款、资金业务等方式,佛山农商银行已协助普宁农商银行实现利润提升2400多万元。
为帮助普宁农商银行提升内生机制建设,佛山农商银行从9个业务部门抽调骨干进行现场帮扶。截至今年11月,帮扶团队已出具建议书、调研报告共计30多份,经验分享讲座10多场,参与人数超500人次,有效帮助普宁农商银行优化业务发展。改革不停顿,创新不止步。未来,佛山农商银行将加快经营转型和机制转换,持续创新产品和服务,坚持“立足佛山,服务佛山”原则,秉承服务“三农”、中小微企业和城乡居民的宗旨,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满足城乡居民、企业和社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改制亮点
●全省农合机构中唯一采用吸收合并方式的机构。
●全省农合机构中唯一在清产核资基准日前将重要历史遗留问题全部处理完毕的机构,在5个月内完成28.77亿元涉政抵债资产和捐赠资产处置。
●在现场清产核资的30天内,完成38480户贷款函证,49062户对公存款函证,以及15110户股东的资格审查工作。
●佛山吸收合并是全省农合机构中资产规模最大的合并案例,三家机构合并后总资产约1400亿元,排名全省农合机构第6名,全国农合机构第22名。
●完成合并后,新佛山农商银行分支机构和营业网点总数达211个,覆盖禅城、三水、高明近2000平方公里,从业人员超3000名。
●入股原云城、云安联社11.85亿元,原阳西联社2.61亿元,原廉江联社0.6亿元;入股原澄海联社9.5亿元,分期出资9.89亿元参与原澄海联社改制化险信托计划。
●根据不同阶段的工作任务,佛山农商银行已累计派出超过100人次的帮扶团队前往云浮开展专项帮扶工作。
●截至今年11月,通过推动银团贷款、资金业务等方式,佛山农商银行已协助普宁农商银行实现利润提升2400多万元。
●截至2020年11月末,佛山农商银行各项资产总额达1580.91亿元,较年初增长11.17%;各项存款余额1294.51亿元,较年初增长11.22%;各项贷款余额827.69亿元,较年初增长6.54%。
●今年1—11月,累计新发放抗疫防疫、复工复产类贷款超70亿元,直贴超18亿元;1000万元以下小微贷款余额达122.56亿元,较年初增长16.84%;涉农贷款余额128.02亿元,较年初增长14.72%。
新闻推荐
企业群众打开扶持通小程序,可以在线零材料“秒报”政府扶持资金、购车补贴秒批秒到账。文/图佛山日报记者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