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任绍华 见习记者/关炜瀛 通讯员/谢建桦
春节刚过,广东新兴铸管有限公司位于阳春市马水镇南山脚下的生产基地,已是一派忙碌景象。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助推下,该公司离心球墨铸铁管等产品出口比例不断提高,目前订单生产排期已到今年下半年,生产全线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
“目前,公司正在加紧生产来自非洲科特迪瓦的订单产品,接下来还有来自越南、塞内加尔等国家的订单。”该公司铸管部有关负责人于礼勇告诉记者,公司铸管部门700多名员工,每天24小时轮流赶工,确保生产不停步。
走进该公司一期项目成品包装生产车间,记者看到,直径100毫米、800毫米、1200毫米等各种不同规格的离心球墨铸铁管,被快速、精准地喷涂上产品信息。“这是产品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非常重要的工序。”于礼勇说,不论产品销售到多远的地方,都能够通过喷码信息追溯到生产信息,这对产品的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市场是检验产品品质的试金石。该公司副总经理王志刚介绍,2016年4月一期项目启动,年产30万吨球墨铸铁管是按照华南地区市场需求缺口设计的,但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公司产品出口不断增加,目前占比已超过30%,主要集中在东南亚、非洲地区。
在此背景下,该公司原计划在2021年左右启动的二期项目,在去年7月就动工建设了。据该公司二期项目负责人卢凤君介绍,二期项目建设计划投资12.26亿元,设计年产球墨铸铁管20万吨,预计今年7月建成投产,达产后预计年产值约10亿元。今年,该项目被列入省重点项目。
记者在二期项目建设现场看到,生产线钢结构、屋面安装已基本完成,离心机平台、前线基础等正在加紧施工。“春节假期土建工程没有停工,年初十实现全面复工,目前已有200多名工人返岗。”施工单位有关负责人介绍,预计今年4月进入设备安装、7月底8月初可投入生产。
王志刚表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深入实施,阳江作为大湾区西拓的第一座城市,区位优势日益凸显,必将迎来更大发展机遇。当前,阳江正在全力打造千亿级合金材料产业集群,营商环境持续不断改善,公司将在一、二期基础上,加快推进三期项目建设。规划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球墨铸铁管70万吨,年产值约35亿元,将成为国内最大的球墨铸铁管生产基地之一。
左图:广东新兴铸管有限公司二期项目正在抓紧建设中。
谭文强 摄
新闻推荐
广东省加大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力度 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供养水平将提高
南方日报讯(记者/汪祥波李强)广东省将进一步提高低保、特困人员供养和临时救助水平,不断完善社会救助,实现“应保尽保”,切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