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情感大剧《都挺好》开播已经过半,由剧中原生家庭引发的重男轻女、啃老、赡养老人等现实话题,一直引发公众的讨论。“都挺不好”的剧情,让观众感受到了“虐”,直接原因是剧中每个人物的人设都很极致。如果说,看《都挺好》头几集,苏家三父子的奇葩人设还能在现实中找到对应,播到现在则显得有些失真了。特别是苏父苏大强这个角色,集齐中国式老年人所能具有的全部缺点,这合理吗?
“作精”老爹,这是《都挺好》开播前就给苏大强打上的标签。的确,《都挺好》开播以来虐心的剧情,几乎都因苏大强而起。苏大强每次给老大苏明哲打电话都会“选择性陈述”,申明自己的无辜,强调苏明成夫妇或者女儿苏明玉的不是。随后的套路就是苏明哲向弟弟或者妹妹打电话开启“复读机”模式。剧中父子三人组成的“渣男天团”也形成了恶性循环,让苏家的一地鸡毛更加没有转圜的余地。
之所以要如此刻意,制作团队是想通过放大苏大强的“恶”,制造兄妹、夫妻的恶,释放情绪,挑拨观众的情绪。
不得不说,制作团队真的深谙传播规律,或者说真的很“鸡贼”,因为他们知道观众越骂越要看,该剧的传播量也会越骂越大。
最近引起观众剧烈反响的“苏明成暴打苏明玉”剧情,从传播效果上来说,可谓极佳。但在原著小说中,明玉的伤情只是皮外伤,她自己也清楚明成留了三分力。小说显然是给明成的错误留了余地,而不是像剧中那样“往死里打”。小说中的明玉也不像剧中说的,报复明成单纯是为了显得自己那么正当。
《都挺好》的改编,把原小说中矛盾复杂的棱角都剔除了,只剩下了二元对立。矛盾冲突,尖锐了;情节合理性,弱了。现实主义影视作品的创作,恰恰要警惕这种“爽剧化”的简单操作思路。
小说中原生家庭的一地鸡毛背后,远不止施害方和受害方这两种对立的角色,人性与事件的复杂性,在剧中完全被简化了,也导致角色越来越失真,让观众越看越疑惑、失望。
新华网
新闻推荐
区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老年大学送课到镇街本报讯(记者陈晓洁通讯员廖凤潮)近日,区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老年大学《防范电信...